未竟的衝擊

2020年衝擊全球的新冠肺炎 (Covid-19)疫情,使全球社會都陷入在危機之中。許多原先醫療資源本就匱乏、公衛體系殘破的國家都因此陷入在難解的厄運中,而部分醫療技術與資源相對進步與充裕的國家也曾在(或正在)因著政府抗疫失能、管制不力或散播愚昧的陰謀論與民粹主義而讓無數居民患病受難。川普時代的美國政府,是去年的顯著例證之一;作為疫苗生產大國的印度,也是如今最怵目驚心的例子——莫迪政府荒謬的鼓勵民眾參與大壺節、地方大選、選舉動員,結果導致疫情全面失控爆發,使印度成了橫屍片野的地獄。

時間進入到2021年5月底,根據美國杜克全球健康創新中心的資料顯示,所得比相對較高的國家已經購買、取得了約72億劑疫苗,但貧困國家卻只有2.7億劑。實際的數據是,當美國疫苗第一劑接種率已達49%而英國為56%之時,疫情最為嚴重的印度仍僅有3%人口接種了疫苗。

由變種病毒所造成的疫情危機,讓部分亞洲國家之人民受到的疫情打擊遠比2020年的情況更嚴重,許多過去有較穩定防疫表現的國家-諸如泰國、印度、日本等國-都在新一波疫情中面臨到更劇烈的威脅。就連被譽為「防疫模範生」的台灣也不幸遇難發生社區傳播。

自今年2月底至4月,疫情就已在亞洲多國重新蔓延,巨大的災害不僅奪走了無數人民的寶貴生命,更會放緩因2020年疫情大流行而遭受沉重打擊的全球經濟復甦速度。這情形在印度尤其嚴重,因為不願印度經濟進一步衰退,莫迪政府不願採取必要的封城措施,這使得亞洲疫症的打擊不僅限於對健康的衝擊,還包括長遠的經濟傷害。根據亞洲開放銀行的報告,倘若疫情持續惡化,將帶來至少770至347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並且損害到全球GDP的0.1%-0.4%。

不僅是亞洲國家,美洲與歐洲同樣仍未擺脫疫情帶來的巨大災難。截止至5月20日,依據各國所做的統計資料,全球疫情已有超過1億6400萬人確診,並且造成了超過341萬起的死亡件數。單是5月19日的單日確診案件中,印度與巴西就個別新增了3874與2641起死亡案件。直到此時此刻,因為疫情所帶來的生命危害和經濟損失,都還在不斷增加中。

印度貧富只隔一條街...富人等死、窮人沒事疫情失控「錢與權」也有辦不到的事- 今周刊

 

印度悲劇

從三月底開始,印度爆發了大規模的第二波疫情感染,這波疫災造成印度每日都有20、30萬的確診數字,並帶來2000至4000人因染疫而死亡。5月18日,印度總確診數突破2500萬;死亡人數也超過了27萬人。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不到,印度在疫症威脅上已僅次於美國,成為了全世界疫情最嚴重的國家。WHO更指出,因為檢測條件不足,印度實際的確診人數甚至可能多達3至5億人!

為什麼印度會爆發如此巨大的疫症危機呢?2020年底,印度政府認為「印度已逐步穩定疫症所帶來的威脅」,開始逐步恢復各式經濟與宗教活動。當第二波疫情於四月初開始蔓延時,印度儲備銀行貨幣委員會仍樂觀地認為印度2021年的GDP成長可以保持在10.5%;另一方面,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亦估計印度能在本年度達到12.5%的GDP增長。這傳遞了一個相當直觀的訊息,即印度政府並不願意承擔「經濟損失」的巨大代價,且試圖在第二波疫情的散播威脅下保持經濟成長的空間。

這樣的推測並非無中生有,早在4月8日印度總理莫迪 (Narendra Modi)與地方政府的線上會議中,莫迪就已表示將排除二度全國封鎖的可能性。不少資訊證明,莫迪之所以堅持避免二次全國封鎖,是嘗試以重啟經濟和減低社會管控等手段,來為今年印度的地方選舉做造勢、助選集會等選前準備。社會管控能力的減低進一步削弱了社區的基本防疫宣導工作,並使得各式各樣的宗教節慶、體育競賽都一同開放。這些舉措都為疫症增添更多的蔓延機會,並且為無數印度勞動者帶來了無法擺脫的夢魘。

IMF認為,因為印度2020年快速地實行全國封鎖導致經濟癱瘓,其影響是造成了將近10%的GDP損失。RBI(印度儲備銀行)總裁Shaktikanta Das在 4月初所發表的的聲明指出「印度當前的首要任務是遏制疫情傳播並推動經濟回復」。從上述資料可以推測出,重啟經濟、減低社會管控,不僅是莫迪政府穩定社會秩序的手段,更是為其所領導的印度人民黨贏得選戰的重要籌碼。結果不料,重啟經濟與降低社會管控帶來的卻是截然相反的情況——疫情全面大爆發!

當疫情開始傳播後,印度落後的公衛資源與基礎設施催化了疫災的嚴重性。大量確診者因為醫院床位不足,加上領取不到口罩與醫用氧氣瓶,他們只能在痛苦之中死去。依照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的資料,印度每日的醫療與工業用氧氣產能超過7000噸,然而這些氧氣主要都來自於東部的工業地區,落後的基礎設施與交通系統使得氧氣運送工作變得更加困難。除此之外,印度脆弱且缺乏人力的醫療體系,也在第二波疫情中受到嚴重的打擊。

印度的公共衛生預算支出僅佔GDP的1.28%(根據衛福部的資料,台灣的公衛支出為6.5%)、醫生與人口的比例約為1:11000。因為醫院人滿為患、醫療資源稀缺,多數勞動家庭只能選擇到價格昂貴且沒有保障的私人醫院中就診;而無法就診大多數農村的貧民,只能留在家中等死。在這回印度疫情失控的慘況中,不僅是窮人受難、就連眾多印度中產階級家庭也陷入巨大的瘟疫厄運中。

我們需要清楚地指出,印度的基層人民並不單是在疫症大流行中失去了生命,他們的生計也同樣受到了長期的威脅。去年3月25日開啟的21天全國封鎖中,首當其衝受到衝擊的同樣是無數工人與貧困人口。印度政府為解決經濟所帶來的損失,印度央行推動了長期的寬鬆政策,藉此來向國內市場注入流動性、刺激經濟。印度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數據表明,2020年外資湧入印度股市的金額高達將近230億美元,是八年來的高峰,這使得少數富豪與中產階級的能坐享資產增值、增加收入。而與此同時,同年4月國際勞工組織所發布的報告中就已說明,印度有近90%的勞動人口正從事著非典型工作,經濟衝擊將使4億人陷入貧窮危機。這表明去年到現在的印度疫症概貌:從去年至現在,印度政府一直都是以廣大勞動者作為犧牲品,藉此換取經濟上的穩定。

如今,莫迪政府在疫症上的控管不善,使得印度深陷在巨大的苦痛中;因為醫療資源不足、硬體設施落後,勞動者們所承擔的代價已不僅是生計,而是他們寶貴的性命!

鏡論】趕緊準備從印度撤僑

 

疫苗不平等

在亞洲逐步升溫的疫情危機中,「疫苗」成為了大眾所關注的重要焦點。然而,疫苗的生產與問世,卻也因為亞洲各國的疫症威脅而存在不少矛盾。

首先,印度作為重要的疫苗製造國家,因為嚴重的疫情肆虐開始縮減出口訂單。依照印度外交部的資料,印度的疫苗出口總數在三月至四月間減少93%、從2800萬劑減少至200萬劑;另外,全球最大的疫苗製造商「印度血清研究所」也在三月停止了COVAX疫苗的出口,轉而將疫苗留於內需。

因為印度疫苗的停止出口,全球疫苗生產鏈也產生短缺,其中又以亞洲與非洲國家受到的打擊最甚。對於基礎設施落後、醫療體系脆弱的國家而言,沒有疫苗的代價是巨大的,這些國家無法找尋到合適的疫苗替代源,更沒有足夠的能力在國內推動防疫。儘管印度血清研究所表示,將在年底全力恢復疫苗的出口,可這並沒有辦法緩解落後國家嚴重的災情,更無法阻止新冠肺炎持續剝奪人民的寶貴性命。

相較之下,先進資本主義國家則超買疫苗,期望透過疫苗庫存的積累來緩解疫情威脅。報導指出,英國、歐盟與美國等「富裕國家」超買疫苗的數量,均已超過其總人口的數倍。美國杜克大學全球健康創新中心於1月的統計證明,先進資本主義國家所預購的疫苗數量佔全球疫苗生產總數的58%,而低收入國家僅能獲得3.7%的疫苗。經濟學人的報導亦表明,英國所預購的疫苗量足以讓每一位成年人施打9針,加拿大的預購量更足以讓所有成年人施打13針!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甚至發布聲明,表示若先進資本主義國家能將能在未來三個月中提供20%的疫苗,就能釋出將近1.53億疫苗針劑,這將能有效解決印度供應短缺的現狀。

 

問題癥結何在?

印度政府為穩定國內經濟、爭取席位而過早放寬管制,使得印度陷入在疫情危機中;然而,真正導致「疫情防火牆」坍塌的,乃是在於印度硬體設施的落後以及醫療體系的匱乏。不同於去年的疫情大流行,變種病毒的出現加速了傳播與感染能力。WHO認為,目前四個需要高度警戒的變種病毒,分別來自於英國、南非、巴西與印度,而其中印度的變種病毒B.1.617與B.1.617.2得傳染力比其他毒株高出40-70%,且染疫後症狀也更為嚴重;維康桑格研究院的專家指出,印度變種病毒的傳染力不亞於英國變種病毒。因為印度疫情的失控,B.1.617已被證實擴散至超過40個國家,包括新加坡、澳洲、英國、泰國等國家。

先進資本主義國家亟欲「先求自保後外援」的做法,雖能夠使國民安心滿意,但從宏觀格局來看,卻是為未來疫情的再次流行與新變種埋下伏筆。不援救如今的印度,世界各國人民也都將可能因此蒙受其害。

在這個前提下,沒有任何國家、任何地區是安全的,任何一個在全球大分工中扮演特定角色的國家,都必須共同承擔著國際分工的風險。

然而,各個資本主義國家為保全、顧及其利益,並沒有辦法真正統合起來面對新一波的疫情災難。先進資本主義國家並不願意分享更多的醫療資源以及技術,協助落後國家解決疫症問題。一方面,技術的外流將導致先進國家的籌碼消失;另一方面,1980年代新自由主義所帶來的一系列緊縮樽節政策,也使得各個資本主義國家並不以社福保障、公衛安全為施政優先。當巨大的疫情災難襲來時,各個國家的醫療資源不僅不能提供給其他需要的國家,反而因為內部供給不足而自顧不暇。

印度經驗的另一項啟示,是後進資本主義國家在防疫與經濟上的艱難抉擇。從印度的角度出發,過早封關的經濟打擊是相當沉重的,這也是為什麼莫迪政府並非堅決的在第二波疫情初步蔓延時就嘗試進行開啟全國封鎖;在歐美資本主義正在復甦的當下,全國封鎖一定程度上代表著與全球資本主義的脫鉤,這將使印度資產者與富豪的利益與投資受損,同時也會窄化外資進入的空間。然而,無論是以防疫優先抑或以經濟穩定為要務,站在資產階級利益上的執政者往往都沒有太多的選擇,經濟不振、醫療資源匱乏的處境,將使他們得到「犧牲勞動者」的「標準答案」。

目前疫苗不平等的現狀,也反映了我們結論的正確性。先進資本主義國家為了防範未來「第X波疫情」的襲來而大量囤積疫苗,反倒讓目前災情嚴重的後進資本主義國家無法獲得充足的疫苗資源。但是真正的關鍵在於,只有使疫苗普及到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才能杜絕決疫情的病根,並防範因為疫情傳播而衍生的變種病毒。

什麼是次世代疫苗?誰應該接種?新冠疫苗要打到何時?10大QA一次懂- 未來城市@天下- 進步城市的新想像

 

一個左翼的願景、一個能共同抗疫的世界

根據流行病學專家的說法,要解決當前全球疫症威脅的最終辦法,需要迅速地擴大、增加疫苗施打率,但依照目前世界各國的施打情況可能會需要7年的時間。另一方面,疫情在個別國家大規模爆發開來,會加速病毒的變種,甚至可能會讓疫苗無法適用於新型的變種病毒。這代表新冠病毒是一個國際性的問題,必須要透過國際間更有效的協調與合作,才能真正談上解決疫症。從2020年病毒爆發至今,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最大的受害者都是基層人民與防疫前線的勞動者;同樣的,許多國家得以在疫情中維持低限的經濟運作,最大功勞也是廣大勞工、醫護工作者與護理人員。

但是,許多國家的政府顯然未從疫情當中記取教訓,沒有更大力度地推動各國內部的公共醫療資源,也未大幅度的給予底層勞動者紓困及救濟(或許美國政府的大發紓困津貼是個少數的例外),更沒有幫助相對落後的資本主義國家防範疫情,反倒是爭先恐後的搶奪疫苗資源及專利、維持大藥廠的利潤,並且將大把大把的鈔票優先撒入富豪的口袋之中。

能不能有一個新世界、新的社會制度,可以讓世界各國政府有更好的協調空間,藉此分享技術與資源,共同解決跨國的疫症問題?這個「新世界」下的廣大人民明白,在社會分工國際化的基礎上,任何的社會性災難最終都將損及世界各國人民——亦即他們自身的利益。彼時,任何疫苗、醫療資源將不再有國界上的限制,而是能真正互通有無,為這個世界上的每個需要而服務。只有這樣,也才能使各國基層人民在將來未知的大流行傳染病中,不再淪為苦難中的羔羊、不再因為無力面對疫症而選擇在絕望中崩潰。

 我們認為,這樣的新社會制度與新世界,是可能實現的。縱使我們知道,這個願景至今仍然離當前的社會現實相當遙遠,但遙遠並不等同不會實現。

 如何實現呢?我們首先需要一個國際性的、由基層勞動者共同團結的運動,其使命不僅是要求各國政府大舉投資公共醫療計畫、給予勞工生計保障,還包括進行國際性的串聯運動,進而要求先進資本主義國家的政府以及大藥廠必須要釋出疫苗專利、並且為更優質的基礎建設承擔更多開支。這個任務需要由每個國家(無論先進/後進國家)的勞動者們共同努力、跨出國家與種族的藩籬,並且團結反對各國的剝削者才有可能達成。也只有透過這個方式,防疫與經濟上的雙重矛盾才能迎刃而解,因為政策的制定已不再是為少數富豪牟利,而是以社會絕大多數人的需要為出發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