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貨幣理論,這六個大字在當前的台灣社會之中,還未為人所熟知。但目前已有一部關於現代貨幣理論的著作:《赤字迷思》,已在去年年底正式於台灣出版。該書作者為:史蒂芬妮・凱爾頓。她是現代貨幣理論的先驅與主要學者,曾經擔任過美國左翼政客伯尼桑德斯的政治幕僚,與並且擔任過美國參議院預算委員會的首席經濟學家。

這本書的內容與觀點,已經在美國左翼與知識份子的圈子中激起眾多討論。在主流經濟學家(準確地來說,新自由主義與貨幣主義的擁護者)眼中,他們斥之為邪魔歪道;在部分左翼人士與團體之中,他們慣性式的用不假思索與扣帽子來迴避向科學與現實學習的責任。在部分以為自己飽讀詩書其實夜郎自大的庸俗人士之中,他們錯誤的以為「現代貨幣理論=政府印鈔票就能解決所有問題。」

未來,或許我們會看到更多對於現代貨幣理論的討論,污名、潑髒水。不論是哪一個,我們國際社會主義前進將透過網站與《盜火者》雜誌,幫助讀者您好好的、正確的來認識「現代貨幣理論」。我們將透過一系列文章,幫助讀者抓取本書各章節要旨。誠摯希望讀者您未來能購買該書,認真閱讀學習,必將深受啟發。

現在,讓我們從現代貨幣理論的經典書目−「赤字迷思」開始。

國家預算不像你的家庭收支簿

在這個開頭的篇章中,作者首先澄清了許多常見的錯誤偏見:「許多人總以為國家政府需要像是一個家庭那樣,斤斤計較於收支平衡並且避免負債;總以為人民不繳稅,政府就無法運作;總以為國家得先收到錢,然後才能去做事與編列預算、施行政策與建設;總以為國家預算赤字的負債最終會使國民受害且要承擔債務。」

這些常見的常識,事實上都是錯誤的。為什麼?

首先,在金本位制度早已不復存在的如今,國家中央政府是法定貨幣

我們手裡的法幣,首先都來自於國家中央政府的印製發行,我們都只是貨幣的使用人。發行人與使用人是完全不同的,使用人必須收支平衡,發行人則可以決定要發行多少、用來做什麼。事實上,是國家先給予整個社會足量的法幣進行流通,然後才有徵稅的可能。也因此,一般家庭所熟悉的收支平衡的財政管理原則,其實並不適用於「擁有貨幣主權的國家」[1]

第二,法幣發行人想要有多少法幣,就能夠有多少法幣。因此,徵稅或者其他種類的支付義務的存在,目的並不在於國家中央政府它需要法幣,而是要驅動社會運作與引導社會發展方向,並且讓人民為國家機器與整個社會制度來做事——如何有效呢?因為全社會的人民都必需要有這樣的法幣才能過活、生存,以及購買他所需要的各種商品。

第三,也正如上述所說,不是人民向國家中央政府提供法幣,而是政府來給整個社會以法幣來運作。所以,「先收稅,政府才能做事;要政府發放津貼,得先多繳稅款」這樣的說法事實上與真相完全違背。因為政府才是法幣的發行人、供給者,人民與企業都不是。

在這邊,我們可以下一個註解:把國家(法定貨幣發行人)財政預算類比於一個家庭或企業(法定貨幣使用者)的財政收支,是不倫不類的比較方法。是國家機器提供了法定貨幣,而非我們給國家機器提供了法定貨幣

在澄清了這幾點常見的偏見後,讓我們來看看,作者怎麼寫道「稅收」的目的與作用——既然,國家中央政府事實上並不需要我們的稅款才能做事,那麼為何它還得開徵稅收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作者寫道如下幾點關於「稅收」的作用。

第一,  稅收和各種法定支付義務可以讓國家中央政府不以外力的方式來強迫人民,讓人民自願為社會運作與國家機器來做事。

第二,  適時適量的稅收,可以減輕實體經濟生產力的壓力,控管通貨膨脹[2]

第三,  課徵稅收,是擴大貧富差距、或縮小貧富差距、改變財富與所得分配的強大手段。作者在此舉例,川普時期的美國政府所通過的減稅方案,就嚴重擴大了貧富差距,為大企業和富豪們帶來了額外的財富。[3]而現代貨幣理論支持者主張將稅收制度服務於解決經濟停滯、社會不平等的重要手段,而非用來為少數富豪累積財富。

第四,  稅收,可以讓國家機器藉此引導社會發展方向。鼓勵或者阻止某些行為。

因此,作者身為一名現代貨幣理論支持者表示到:「這些種種原因,讓我們知道稅收是不可或缺的政策工具,縱使政府可以製造自己的貨幣,也不能放棄課稅。

政府債務

既然政府可以自行生產貨幣,為何還需要發行國債呢?為何還需要「舉債」呢?

作者寫道,在我們所自以為熟悉的概念中,我們總以為:當政府的稅收不足以支應開支時,它就需要舉債,然後最終債務將由所有國民承擔。

但事實上,這也是錯誤的。再強調一次,當該國家機器是唯一的國內法定貨幣發行人時,如同徵稅等政府舉措既然不是為了取得你手中的法幣,那麼舉債事實上也不是要給政府自身來籌措法幣。

那為什麼政府還要舉債呢?

作者認為,國家中央政府根本不須借款。發行公債,事實上只是向人們提供一種政府資金,還附帶一點利息收入。國家債券本身就是附息法幣,而需要你手捧一般流通於尋常交易的法幣來購買。發行公債債券的實質作用,就是出於當政府開支超過稅收之時,為了不讓流通法幣供給過多,因此政府便標售相應預算超支額度的債券,也就是人們所熟知的「舉債」,藉此來讓人們將手中的一般法幣換成附息法幣,以減少在經濟流通中的法幣。

因此,政府舉債不是因為沒有錢。而是為了暫時收回一部分法幣。

印鈔票解決萬難?

作者指出,現代貨幣理論證明了國家中央政府並不存在「缺乏法幣、沒有錢」等問題,因為它就是法定貨幣發行人,發行該法幣並不依據黃金存量,僅憑藉國家信用與法律。

但這是否代表國家中央政府可以無限制的印鈔來創造經濟繁榮呢?並不是這樣的。現代貨幣理論認為,貨幣運作有其限制,但不是我們以為的那種——「政府赤字造成經濟危害」。現代貨幣理論是要讓人們區分經濟運作中的真正限制,以及拋開那毒害人們的「自我設限」。

那什麼是真正的限制呢?什麼又是毒害人們的「自我設限」?

我們將在下一篇系列文章中繼續學習。

馬克思主義者如何看待上述本書章節之觀點 

過去三十餘年間,禍害世界各國基層人民與工人階級的新自由主義政策不斷的向社會與人民及政客們灌輸「國家舉債一直增加就會亡國破產」、「財政紀律是好的、財政赤字是糟糕的」、「國家有稅收才能做事」、「優秀的政府應該不斷追求財政盈餘的增加」……等等等各位讀者都習以為常的,但事實上是錯誤且有毒的偏見。這些偏見,幫助了西方世界、東方世界、落後世界的資本家們可以透過政府公共財政開支的大量減少/緊縮樽節,來獲得更多的牟利市場與更便宜廉價的勞動力——因為,公共開支的大量減少/緊縮樽節使得許多原有的公共服務變成商品化市場、使得許多國家的工人階級與基層人民在勞動力市場中議價能力變得更低、使得資本可以在更多領域中大顯身手,掠奪社會財富;因為,政府為了追求「財政紀律/財政盈餘」,所以選擇減少社福開支、公共服務保障,「政府要有稅收才能做事」的錯誤偏見則使得許多之於整個社會迫在眉睫的重要政策變得窒礙難行,從而保護了既得利益者,也惡化了各種社會問題。也因此,對於馬克思主義者而言,與MMT


[1] 作者解釋道,一個國家若不採行固定匯率、並且盡可能避免以外國法幣來舉債,那麼它便享有較高程度的貨幣主權。每個國家都有貨幣主權,僅是程度高低之差異。享有貨幣主權的國家,事實上就不需要像是一個家庭與企業那樣嚴格控制預算。

[2] 作者補充道,儘管世上眾多的國家總是花掉比稅收收入更多的錢,並且年復一年這樣做,但也沒有造成通貨膨脹。反之,實際上世界上最大的幾個經濟體,一直積極地嘗試提高通貨膨漲率。

[3]作者在此寫道:「如此極端的財富集中化造成了社會和經濟問題。一方面,當大部分的所得都流向少數的高所得階級時,經濟很難發展,因為這些人存下(而不是花掉)大部分的收入。資本主義依靠消費而生,需要合理的財產分配,企業才會有擁有足夠的客戶,才能保持足夠的利潤,也才能提供足夠的就業機會,來保持經濟正常運轉。財富的高度集中也腐蝕了政治和民主,正如減稅會加劇不平等,政府也可以行使其徵稅權以扭轉這些危險的趨勢,加強執法、填補稅務漏洞、提高税率或建立新的稅賦形式都是政府能夠解決貧富不均的重要手段。因此,現代貨幣理論認為,税收是解決數十年來經濟停滯和社會不平等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