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8/23水災令人回憶起2009年的莫拉克颱風。莫拉克襲台時,三日內就降下一年的雨量,引發中南部山區大量土石崩塌。損毀至不堪居住的房屋達1766戶,受災人數高達51萬人,產業總計損失297.4億元。災後估計鬆動的土石達12億立方公尺。近2萬的人被迫遷離家園,其中3/4是原住民。而8/23水災的降雨量甚至超過莫拉克,影響住戶約3.3萬戶。

暴雨頻傳-險峻的未來

莫拉克的到來使正在經歷7年來最嚴重乾旱的台灣瞬間進入50年來最嚴重的水災,說明著極端氣候越趨顯著。近50年雨量統計指出,乾旱週期從17年逐次縮短至5年甚至更短。回顧千禧年是個分水嶺-世界碳排放量加速增長,加劇溫室效應,同期台灣極端強降雨颱風的頻率從0.3攀升至1.1次/年。這些極強颱風、豪大雨沖刷造成土石鬆動,導致土石流潛勢溪流從2000年的1420條攀升至去年已達1725條了,山區原住民受到的威脅尤為嚴重。儘管政府隨著極強颱風的頻率,也越趨增加治山防災的預算,使台灣每條河川上游充滿整治工程,但盡是一些只能阻擋一次土石流的「攔砂壩」,反而會破壞山壁結構和淤積砂石,造成更多山壁崩塌。

八八風災示意圖-圖源自網路

氣候危機會和資本主義制度產生複合式災難,而將承受其後果的都是底層的工人階級和窮人。以去年初因溫暖化而發生嚴重寒流為例,全台灣300人猝死,而多半都是無家可歸的遊民、居住條件惡劣或著是無能力負擔醫療者。八八風災後,政府將受災原住民強制遷往永久屋,禁止他們回鄉,但既未向傳統以農業為生的原住民提供土地,也未向他們提供職業培訓和就業保障,導致許多遷到永久屋的原住民只能打零工維生。這些嚴重的後果將因資本主義的存續而持續擴大。

近年台灣電業法修法,推行再生能源憑證作為綠電交易的工具。以及修空污法的總量管制,使削減量能在市場上交易。官方宣稱透過自由市場的運作來解決氣候危機,這是仿效歐盟那套失敗的「碳交易」系統。將碳排放量當作一種衍伸性金融商品,讓金融資本又增一炒作的場域,但卻無法遏止碳排放量增長。目前全世界已有超過40個國家實施了碳稅或碳排放權交易體系,包括碳排放量最高的中國(超過全世界四分之一),不過2018年全球碳排放量還是創下歷史新高。國際能源署預計,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增長至少將持續到2040年。這是因為各國政府為了不拉低經濟增速(特別是在當前全球經濟放緩的局面下),只在非常有限的範圍內對碳排放定價,而且價格非常低。

可見資產階級政府的氣候協議和相關措施無法阻擋氣候變化,相反氣候危機正是來自資本主義下一味追逐利潤的無序生產。能源石化等行業的大企業是最大的碳排放者,但台灣以及其他國家的政府不願觸動它們的利益。台灣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大的10家企業,包括台塑石化、台灣化纖、台灣塑膠、台灣中油、南亞塑膠,總排放量超過全台三分之一。

氣候危機

相反,能源巨頭們將持續在世界各地執行更多開發計畫。預計至2050年前這些計畫的碳排放將超出實現巴黎氣候協議目標所需限額的5倍。近期科學家證實了融冰水與受影響洋流間的惡性循環,說明著此前高估了溫暖化臨界點。臨界點是指,當全球溫度超過該溫度時,既使已達零碳排放也無法再控制氣溫的飆升。

危機將近也引發新一波的氣候正義運動–去年台大的學生們發起了一場遊行呼籲校方停止投資污染企業,包含了台塑集團。這是個正確的行動,但得連繫至將能源石化大企業和銀行公有化並交由工人階級民主管理,我們才能將大量資金投入在更多綠色能源和科技來取代石化燃料。同時製造業、建築、運輸各產業的大企業也得交由工人階級控制,使生產變得有計劃、有效率,除去資本主義下的重複生產和浪費。氣候危機已非常的急迫,現在就必須發展工人階級獨立的政治力量,正面的迎擊那些石油巨頭、政商權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