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中國至今已有數以百萬計的青年沒有工作。這個數字是中國政府統計局在2023年7月最後一次公佈的青年失業率(16-24歲人口失業率),創下中國青年失業率的歷史新高。隨後,統計局為了「健全優化」不再公佈青年失業率。很顯然,中國政府已經在擔憂這個數字會造成的社會不穩定。
自從4月我們分析這個議題以來(見: 二十大與兩會後—當前中國的全面解析),情況更加惡化,但是大部分的分析仍然適用。縱向比較,現在的失業率是中國90年代以來最高;橫向比較,中國的青年失業率遠高於少子化嚴重的日本(4.7%),也遠高於美國(8.7%),甚至高於歐洲平均(14%)。只低於部分歐洲國家(西班牙27%)。
相關數據表明,目前中國的青年失業率是較過去更加嚴重(圖:Bloomberg)
畢業即失業
有些經濟學者甚至認為,這個數據是被低估的。原因是「在就業市場狀況不好的情況下,大量勞動力會選擇觀望、等待,或暫時退出勞動市場,他們通常被失業率統計忽略」。
同時,值得注意中國的整體失業率很低(包括25到59歲勞動者的失業率),2023年7月只有5.3%。這一方面是因爲統計不把青年學生列入失業人口。很多青年在就業市場不樂觀的情況下選擇考研究所的方式延期畢業,他們就不會被計算進失業人口。另一方面,這也說明了中國當前的失業主要不是來自於舊的職缺的消失,而是來自於——適合畢業生的高薪技能職缺沒有被創造出來。這背後的原因,包括中國在2021年疫情期間清零政策對生產的破壞,以及中美衝突、科技戰造成國内外資本減少投資。例如,中國的製造業已經連續5個月萎縮,且頹勢沒有改變的跡象。儘管年初因為清零鬆綁、復工有短期的缺工現象,但顯然沒有大量釋出適合青年的崗位。
媒體指出,由於沒有工作,加上「畢業即失業」,大量中國青年「擠爆」寺廟、求神拜佛以期能找到一份就業崗位。對比之下,中共政府因失業率而「蓋牌」的數據黑洞,則遭到無數網路輿論的嘲諷。嚴峻的經濟背後,是中國青年咬緊牙關過生活的血淚史,報導揭露,一名20多歲中國女性在網路上發布「用10人民幣製作晚餐」的影片,竟然得到了數十萬人關注。
失業黑洞
過去一段時期中國高等教育的普及、中國的大專院校畢業生持續增加(知乎),2023年更是接近1300萬人(聯合報)。這代表中國目前的產業升級與轉型的進展不如預期,也正是因為這個因素,高薪與高技術的勞動崗位就更難被創造。業內分析認為,錄取率在2021年下降也預示著中國政府正在摸索「大力培養職業教育」的政策方向(高報教育分析)。
儘管多所高等院校已經下調了2023年的碩士招生人數(某些院校甚至停止招收新生),但是這些調整影響的是未來,中國高等教育畢業生的人數仍然會在2025年之後一段時間達到最大值。屆時,如果經濟情景沒有大的改善、釋出大量新的高薪與高技術職缺,增加的應屆畢業生的人數會使得青年失業進一步擴大。
若中國經濟未有改善,那麼青年失業問題將會持續加劇(圖:Shutterstock)
從中國青年失業問題到國際青年困境
大規模的青年失業阻斷的是通過進入需要高等教育的職缺獲得階級晉升的機會。這使得中國本就已經嚴重的階級固化越發嚴重。最終,廣大的青年需要面對自己的人生與前途的殘酷現實:他們可能會成為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第一個過的不如父母輩的一代。這背後當然是因爲中國政府的無能,但同時也是全世界大部分國家的青年所共同面對的困境。全球的資本主義基本上已經失去了持續提供經濟增長、改善下一代人生活的能力。相反,疲乏的增長正在驅動著各個帝國主義國家去進行利己的、零和的鬥爭,進一步破壞本就脆弱的繁榮基礎。
截止目前中國的高失業率亦說明,中國正在暴露在越來越不穩定的經濟危機中,中國青年以至於社會大眾所要承擔的風險也愈發高漲。我們也不該忘記,中共政府勢必會藉由民族主義的大內宣,來嘗試轉移中國內部的社會問題與矛盾。
最後我們要重申,中國與全世界的青年都是時候思考我們的未來。現有的體制已經不可能為年輕人提供更好的生活,我們需要不同的經濟體制。也就是不同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真正的社會主義的經濟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