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第四條之1規定偏鄉學校的定義為:「因交通、文化、生活機能、數位環境、社會經濟條件或其他因素,致有教育資源不足情形之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

台灣的城鄉教育差距逐年擴大,已成為不容忽視的問題,本文將簡單帶出目前的偏鄉教育的問題,以及社會主義的看法與解方。

 

偏鄉教育面臨的結構性問題

1. 教師不足

《107學年高級中等以下偏遠地區學校概況》(2018年-2019年)裡可以看到,偏鄉學校的師生比為6.2,而全國學校的師生比為12.5。

偏鄉學校因為學生數少,相對的教師編制也少,但行政負擔並不小於一般的學校,故教師無法專注於教書上,又使教師來偏鄉教學的意願降低。《臺灣教育評論月刊》的專文指出:「這種情況造成每年暑假,偏鄉代理代課教師甄選是學校辦學的一大難題……往往從 1 招、2 招到 10 招 都還不一定能順利甄聘到師資,以致開學前教師還沒就定位的現象屢見不鮮。」這使得本就繁重的偏鄉教師工作變得更加繁重,更降低其他老師來偏鄉教學的意願,形成惡性循環。

2. 教師流動率高及資歷淺

從教育部全球資訊網的《專業培育、偏遠地區教育、實驗教育及在學率概況 》可以看到偏鄉教師的資歷普遍偏低,近三成未滿五年教學資歷,超過一成七未滿三十歲。《臺灣教育評論月刊》的專文指出:「此原因是因為教師流動率高,而教師流動率高是由於其工作負荷量沈重、家庭照顧、交通及生活不便等因素,使得偏鄉學校人事異動頻繁。」進而使得學生的受教權受損。

偏鄉教育師資流動率(圖:老師你會陪我們到畢業嗎,如何降低偏鄉師資流動率

3.學習資源的差距無法彌補
根據環宇國際文化教育基金會的《台灣偏鄉學童的教育問題 》一文中可以看到,偏鄉學生相較於普通學生,其所掌握的資源更加匱乏。15.7%偏鄉孩子家中無網路(都市孩子的1.7倍);23%偏鄉孩子家中無電腦(都市孩子的2.6倍);除了3C設備之外,偏鄉學童課外讀物也相當缺乏,高達48%的偏鄉孩子表示自己家中課外書不到10本(都市孩子的2.2倍)。

 

政府為偏鄉教育做了什麼?

《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是政府為了改善城鄉教育發展差距所制定的政策。

教育部宣示擴大推動偏鄉教育創新發展中提到了教學創新實驗、多元交流志工陪伴、行政減量和教師安定及社區協作青年返鄉這五項策略,以推行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然而,我們得以從下面分析看到,這些策略並不會真正解決偏鄉教育的困境。

1.創新教學實驗

實驗教育,無論是學校型態或非學校型態,也無論是公辦、民營、公辦民營或在家自學,幾乎等同於體制外的學習管道,相較於普通學校,是一種較為不穩定的學習管道。

一名現職國小老師的評論指出,「在偏鄉學校流動率高的前提下,實驗學校將會有更高的師資流動率,課程更難傳承。」

實驗學校的教育往往難以與台灣體制內的正式的教育制度接軌,而實驗大學的創辦又遙遙無期。實驗教育三法修法後,拉高了各縣市辦理實驗教育校數上限比率,且延伸至高教,讓台灣有出現「實驗大學」的可能性,但由於各種原因以下幾點原因,使得台灣目前還沒有一所成功辦制的實驗大學。

《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規定,實驗教育計畫須含校長,與社區及家長參與等條件,這條件使得實驗大學的創辦限制門檻提高,而在體制內大學面臨招生問題的前提下,創辦實驗大學的阻力更大。考量到與體制內教育的銜接問題,加上實驗大學難以創辦,實驗學校不是一個穩定的選擇。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的專文指出,轉型實驗學校確實是偏鄉小校的一種解方,但並非萬靈丹。地方政府若無配套措施(而這又會結合到官僚化、緊縮樽節等問題),學校若無進行課程實驗之動力(例如少子化、教師熱忱被磨滅),轉型實驗學校只是消極延後學校廢併時程。

綜上所述,實驗教育的不穩定使得其不能成為普遍的解決方法,如果要有一定的成效,需要有許多諸多外在條件(例如軟硬體到位、政策讓實驗教育可以長期發展)的配合,而這在偏鄉的難度又更大。

2. 多元交流志工陪伴

儘管線上(或者是實體)交流志工能暫時解決教育資源不足的問題,但仍是杯水車薪。本文實際採訪過幾名成功高中畢業生,他們在高中時曾參與「偏鄉英文計畫」,用以加強偏鄉學童的英文能力,但同學表明成效並不顯著。首先是這些高中生並未有足夠的英語教學能力,能提供的幫助有限;再者,學生在使用電腦設備的狀況往往不善,因其不擅長使用電腦設備。

除此之外,許多學生志工僅是抱持著增加學習歷程的豐富度去參與志工陪伴,其教學成果自然也更加受限。由此可見,志工只是暫時性的填充教師缺額,並不能長久改變現況。

從荷蘭走進台灣偏鄉小校,ASML志工陪伴孩子看見世界- 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 希望閱讀動態交流志工僅能協助偏鄉學童,但無法解決根本問題(圖:天下雜誌)

3.教師安定

教育部宣示擴大推動偏鄉教育創新發展的第四條可以看見,此項策略的配套措施如下:

「105年度額外爭取新臺幣3億元,補助偏鄉學校,辦理宿舍整建、修繕及設備改善」以及「建立教師後備支持系統,105年預計招募100名,如透過推動城鄉教學訪問教師計畫,遴選都會區優秀師資到偏鄉進行長期之教學訪問,均衡城鄉發展,穩定偏鄉師資人力,增加學生學習刺激;推動師培大學/專業團體認養方案,透過師資培育大學認養偏鄉中小學,師資生至偏鄉進行教育實習,支援教學需求;研議志工教師教學換宿計畫等

從上述來看,雖然貌似能夠解部分地解決偏鄉學校的錢與人力之問題,然而正如《臺灣教育評論月刊》的專文指出:

「歸納相關計畫方案及政策條例性質,其作法主要可分調整及鬆綁師資聘用相關規定、增加薪資補助及相關福利、提供各項生活設備資源、彈性提供額外服務積點加分、招募與培訓偏鄉教育服務代用人力、導入官方及民間人力與物資資源、 建置招募培訓與協調資源平台等,經初步評估均應能發揮一定效益。但核心關鍵仍在於人,如何吸引眾多已具有合格師資證照之非正式非專任合格師資(代課代理)、或未具前述資格之代用人力,願意進入偏鄉學校至少穩定服務一定期間?因在眾多非偏鄉學校也有相當多的代課代理機會以累積服務經驗及年資,故評估相關計畫方案及政策條例雖能吸引部份人力資源願意進入偏鄉學校服務,但可能仍不穩定。 」

由此我們可以了解到,以上策略對於資深老師的誘因仍然不足,並且仍在使用「鬆綁師資聘用」的相關規定,而這僅能提升量,而非質。然而問題在於,只要鄉村教師工作量不減,且資源不足等既有問題繼續存在,那麼就不可能實現所謂「願意進入偏鄉學校至少穩定服務一定期間」。

4. 行政減量

有教職人員的評論提及,「小校由於人力較為不足,常無法兼顧行政與教學,因此縣市政府可以思考聯合辦公的可能性,並合併重複的公文或訪視」。

然而,各部門彼此之間卻沒有有效的統合。 一名高中教師的評論中指出「行政大逃亡」的窘境,文中摘錄的例子如下:「教育部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每年要收集各項學校成果,例如學生學習歷程檔案上傳數量,然而此一數據資料可透過教育部設置之高級中等教育階段學生學習歷程資料庫整合統計,無需由學校另外填寫。又或者要求學校提供學生升學進路統計資料,但教育部統計處每年都已要求學校填報相關資料……這些工作重複為之,詢問相關計畫承辦人員為何不加以整合,答覆竟然是『我們是不同單位,整合很困難』。教育主管機關應肩負起整合工作,卻將該工作丟給學校重覆繳交資料,其他部會各項填報亦無法整合。」

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全教總)文宣部主任在其對於行政減量的評論中指出:「看評鑑指標,要照片的、要計畫的、要紀錄的、要帳目的、要光碟的、要錄影的,更是令人嘆為觀止。此即時新聞也說,這種訪視評鑑有122項,可以想像這122項的細項指標再加起來,是多麼可怕的業務量!這是教育部的,還不包含地方政府自己要求學校的評鑑項目呢。幾乎你想得到的、想不到的,都要來KPI,頂司管下司、下司管畚箕,大家交相累交相忙,業務量不簡化,你說怎不大逃亡?」

在這個案例中可以看到官僚體系的運作方式造成的問題,弔詭的是,資本主義下的官僚現象從未有明確的解方,這就使得整個國家的行政作業難以減量,更遑論是要求偏鄉學校「行政減量」?

5. 社區協作青年返鄉

以社區協作為概念進行以學校為核心之社區創新創業,活化校園閒置空間,讓學校成為偏鄉文化中心與社區創新創業基地,活絡在地經濟,吸引青年回流返鄉。藉由學校發展特色遊學課程,由社區協助接待外來之遊學團體,促進社區經濟、吸引青年返鄉創業目標。104學年度共計選出14所偏鄉遊學學校,預計105學年度將擴大至30校。

然而我們要質疑,當城鄉差距越來越大、資源越來越集中,社區協作是否只是資本主義的治標方案?舉例來說,80%的台灣大學學生都來自六都,這說明偏鄉孩童的機會本就較都市孩童來得更少;另外,社區協作只是在教育不平等的既定事實上,去「延續」偏鄉學校的生存,而不是真正「解決」資源不夠的問題,我們更難以期待社區協作能使偏鄉教育產生本質性的轉變。

青年返鄉做「社計」!他為孩子開課、辦社區節,揪鄰里一起找回在地認同| 社企流| 華文界最具影響力的社會創新主題平台青年返鄉僅能「延續」偏鄉學校的生存(圖:街角巷弄粉絲專頁)

 

社會主義者的看法與解方

上述的各種問題,很大程度是因為偏鄉學校的首要目標是為「求生存」而造成,學生人數不足、位處偏鄉地區的學校在市場經濟的體制下,偏鄉學校連使自己存活下去都有問題,更遑給予學生足夠的發展所需的資源。

要改善偏鄉教育的困境,針對教育的大規模投資與建設仍然是必要的。在偏鄉教育中,這將涵蓋到軟硬體的並進,包括但不限於:教師人才培育的優化、保障教師工作權、增強激勵教師進入偏鄉的物質誘因、教育E化、基礎建設等等。

進一步來說,我們需要實現教育的公共化,讓教育不再成為一種「商品」,而是成為發展人的搖籃。在沒有城/鄉居民共同爭取教育公共化的前提下,城鄉教育不平等問題只會越來越嚴重,因為以市場經濟邏輯為導向的教育政策必然會犧牲偏鄉,而將重點放在對國家產業發展重要的人力與勞動力培育上,進而使得原本就身處於偏鄉的基層家庭孩童難以透過教育實現階級晉升、擺脫偏鄉的貧困生活。長期來看,只有以民主的公有制計畫經濟為基礎,透過充足教育資源與社福政策之建置,以及對鄉村教育進行更多投資,才能減少城鄉之間的不平等,並以人的需要為優先,而非是市場經濟的政策導向,使教育資源不均的問題得以改善。

幫助偏鄉孩童脫貧的方案,並不僅止於爭取教育公共化以增加偏鄉孩童能得到的教育資源,也包括偏鄉居民的食衣住行育樂都需要得到更全面的覆蓋與支持(城市居民亦然)。這就將教育問題結合到了勞權、居住權的訴求,讓全體基層居民的生活都能得到保障,才能讓人們求學受教育的目的並不只限於生存、追求更好的生活,而是能進一步的追求全人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