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立法院三讀通過了同婚專法共同收養子女的條文,讓同志家庭可以比照民法收養子女,今年1月,也由內政部行政函釋開放台灣公民與外籍同性伴侶登記結婚,這是性別平權的一個重要進步。
台灣在本月修法通過,使同性伴侶與性少數的政策,邁向更加完整的保障固然值得高興,但是改革的速度仍是差強人意,例如伴侶制度以及男同志捐血禁令,現在正躺在被公眾輿論和大黨立委遺忘的角落生灰。此外,談到政策的改革,在推動社會進步的同時,同志族群的權益卻不見得更能得到廣泛群眾的認同和支持。例如彩虹平權大平台在同婚四周年時發布的民調結果顯示,社會對同志的友善程度下降,這樣的數據反映出來的民意,無疑是在進步政策推動路上的一大隱患,說明打破父權意識形態的工作,仍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仍在困境中
我們必須認識到,社會對同志的歧視並沒有消失。彩虹平權大平台近期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仍有近5成的性少數在過去12個月中有被歧視的經驗,而歧視發生的地點除了家庭、工作、公共場合外,還包含學校、警政司法機構和醫療機構等場域。除了調查統計,從個案新聞也可以窺見一二:3月時,桃園超商發生砍人事件,僅僅是因為一對同性伴侶在接吻,便遭到路人持刀攻擊。4月,高雄市國民黨議員吳利成在質詢台上把少子化的問題歸咎於同性戀太多,質疑市政府補助同志遊行。而最近,還發生了台大經濟系學會選舉事件,引起輿論一片沸騰(當然,這件事牽扯的遠不只性別歧視)。
儘管同志平權運動正在前進,但對同志的歧視仍然存在(圖:/林林攝)
我們陷入的泥淖
由於父權體制下勾勒的異性戀核心家庭是私有制發展演變的結果,同時扮演社會再生產場域,破壞這一結構的穩固必然威脅資本主義的穩固,從而讓同性戀者與性少數成為受壓迫的對象。這也就帶來了我們所熟知的一個社會問題,即對同志族群的歧視。
另一方面,在平權運動中的挫折,也是不得不正視的問題。2018年婚姻平權公投,反同方的保守勢展現強大的動員能力和組織,鋪天蓋地的攻擊與造謠,挺同方不成比例被動反擊,最後在公投票數上遠遠落後。民進黨蔡英文政府試圖用向保守派妥協的專法安撫挺同支持者,結果卻也造成了同志運動的停滯不前,彷彿宣稱物理學大廈的落成一樣。這也體現在民進黨完全執政之下,一個行政函釋就可以搞定的外籍同婚,竟可拖得如此之久,在考慮到民進黨完全執政及選戰逼近等前提下,我們可以認為民進黨政府之所以在此時此刻通過挺同法案,是期望獲得到更多青年的支持
在未來,要克服這一切,同志運動的組織化和獨立於資產階級政黨皆不能少。民進黨作為台灣主要的資產階級政黨之一,其行為已證明了,同志平權只是在選前用來獲取選票的工具而已。
尚未完成的拼圖
同志族群的權利,除了婚姻和收養外,也不應該忘記伴侶制度以及其他多元成家方案的推動,因為要打破一夫一妻的父權婚姻模板以及所有對同志族群的偏見與桎梏,就必須承認這些不同於以往社會的生活形式並予以保障,創造一個實現徹底情感與身體自主權的社會。
想要達成這樣的成果,不僅是文化與意識形態的革命,也需要將同志平權運動,結合到爭取勞權、居住權等訴求上,因為只有實現上述訴求,才能讓同志族群(以及廣大的基層群眾)不再被日益惡劣的經濟條件所束縛,並且能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爭取到更多應投入在全民而非少數資本家的福利資源。換句話說,唯有挑戰資本主義,這些有利於同志族群的社福資源(如公共托育、醫療服務與保險、生活保障等)才可能穩定的長久存在。
只要這個社會還必須依靠劃分性別與異性生育等刻板印象來維持,就無法達成性解放,同志平權運動就仍有未竟之路。同志平權運動要同反資本主義的工人運動結合起來,記取2018年公投的教訓,重建一場能貫徹到底、拒絕向保守勢力妥協的平權運動!建設一個真正平等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