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國際主義立場

 譯者:清寒的教育工作者

原文在2024年11/07號刊登於「Internationalist Standpoint」組織官網。


納德·川普(Donald Trump) 在普選中擊敗卡馬拉·哈里斯 (Kamala Harris,即賀錦麗) 並確保共和黨在參議院和眾議院的絕對多數席位,當選美國第47任總統。

 

民主黨為何失敗

們如何解釋川普的勝利?從根本上來說,原因在於民主黨陣營內部。民主黨在 2020 年擊敗了川普(當時拜登是他們的候選人),並承諾了不同的方向:平等、和平、對福利結構的重大公共投資、綠色新政等等。

然而,這一切都沒有實現。雄心勃勃的投資計劃(例如「重建更好Build Back Better」)已經宣布,但從未實施。在象徵性層面上,拜登塑造了一個「親工人」的形象——就像他參觀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糾察線時一樣——但他的經濟政策繼續觸及工薪家庭的底線。所謂的「反通膨戰爭」是以工人為代價的。烏克蘭戰爭爆發後,「綠色新政」的承諾落空,碳氫化合物重新回到能源政策的中心。「和平」的樂觀言論消失了。在烏克蘭,自二戰以來最大規模的軍事物資轉移將衝突變成了美俄在烏克蘭領土上的代理人戰爭。在中東,民主黨不惜一切代價支持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的種族滅絕,並提供外交、資金和武器。即使在墮胎權這一被認為是民主黨優先考慮的問題上,民主黨也幾乎沒有採取任何實質行動。

 

民主黨的右傾

相比之下,川普在很大程度上維持了他的核心政治訊息。儘管他是建制派的一員,但他卻表現出反建制派的形象。他強化了反對美國人民的「黑暗勢力」的概念,並阻礙了反對「深層政府」、「菁英」等。移民仍然是他政綱的核心,有關移民被「引導」去「摧毀我們美麗的國家」的陰謀論。

里斯的競選活動最初作為「新事物」獲得了一些動力,最終做了讓川普獲勝所需的一切。

當被問及她是否會改變拜登政府的任何事情時,哈里斯回答說:「什麼也沒想到。」在競選初期,她曾短暫提出一些親民措施,但很快就在民主黨大捐助者的壓力下放棄了這些措施。在巴勒斯坦問題上,哈里斯試圖對巴勒斯坦人民表現得更加「敏感(Sensitive)」,但沒有做任何與她一直在做的事情不同的事情。

事實上,哈里斯進一步右傾,展現溫和的立場,似乎旨在吸引右傾選民。她的目標是「受過教育的中產階級」,並與反川普的共和黨人(例如切尼家族)結盟。在移民問題上,她屈服於川普的言論,稱其「嚴厲的移民政策」。她對環保的立場也遵循類似的趨勢。

哈里斯的主要競選訊息集中在「民主」和「自由」等一般主題上,但幾乎沒有提供任何具體內容。對於面臨系統性警察種族主義的美國黑人來說,「民主」意味著什麼?對於觀看加薩正在進行的大屠殺的阿拉伯裔美國人來說,「自由」意味著什麼?對於收入下降的勞動人民來說,「繁榮」意味著什麼?

簡而言之,雖然哈里斯試圖妖魔化川普,但她未能在實質上與他的政策區分開來,從而有效地為自己帶來了勝利。

民主黨改革承諾的破產,導致了選戰的失敗(圖:美聯社)

川普勝利後

普的新總統任期必將對美國勞動人民和邊緣群體產生負面影響,同時,他反覆無常、咄咄逼人的外交政策也為全球穩定帶來嚴重風險。

美國的運動必須組織起來,抵制川普及其背後的極右派支持者將發動的攻擊。獨立左翼候選人吉爾·斯坦贏得了約 60 萬張選票,為左翼奠定了基礎。最近勞工鬥爭的興起以及許多左翼人士日益認識到,需要一個真正的民主黨替代者,這也是此時此刻的關鍵因素。

川普的當選是資本主義危機的另一個跡象。當地球上最強大的國家由一個魯莽、語無倫次的極右人物領導時,就暴露了體制本身的衰敗。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必須組織起來反對資本主義及其世界各地的代表,以追求一個替代性的、真正的社會主義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