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人:阿順  研究生

 

在這裡想跟《盜火者》雜誌的各位讀者分享筆者對於2022年九合一大選的一些觀點和看法。如有謬誤,敬請見諒。

2022年九合一大選將高度牽動著總統蔡英文於民進黨內的主導力能否延續至2024年及其後,如果今年底的九合一選舉民進黨遭遇有如2018年的重挫,屆時蔡英文所遭遇的逼宮壓力將遠大於2019~2020年之時與賴清德權力鬥爭的局面,甚至在2024年前提前失勢。所以這一回的九合一大選,掌握著民進黨權力核心的蔡英文總統,面對著不能輸的壓力,如果能夠帶領民進黨在年底大獲全勝,將很有可能讓屬意繼任者參選2024年總統大選。

但是,當前的局面,卻不是有如2020年那時的順風順水。不論是為人熟知的林智堅論文事件,或是近期在媒體與網路輿論不斷發酵的柬埔寨人口販運詐騙案,又或是疫情期間所存有的對指揮中心的不滿等等,都讓民進黨年底選情增添負面變量。

但依筆者來看,最為關鍵的核心議題,將是中美台關係與經濟情勢會如何影響選民在年底選舉的投票選擇。

 

中美台關係與台灣群眾

談談中美台關係,我相信不會有人懷疑台灣當前檯面上的民意主流就是親美抗中這一民進黨政府的地緣政治方針。但,檯面下呢?

在歷史因素與部分選民的生命經驗背景下,不論是親中路線、或者是求取台灣要在中美關係間取得相對平衡的這一主張,都存在著一定比例的支持群體。如果讀者回頭看看2020年被打成中共同路人的韓國瑜仍能獲得的票數,便可得知這一事實。

同時,在上述群體與所謂的「堅定台派」群體之外,還有著更廣泛更大量的中間選民,隨風搖曳、順勢而行的中間選民。這些中間選民的立場是高度搖擺的,是他們曾經讓馬英九執政八年,又讓馬英九變成馬邦伯和賣台馬,又讓蔡英文與民進黨在2016年披著進步形象的外衣上台,也是他們讓韓國瑜成為政治明星颳起炫風,也是他們讓韓國瑜變成人盡皆知的笑話、讓蔡英文強勢連任。然而他們只是洪水,匯聚成這洪水的,是綜合的客觀局勢、是所有參與在政治舞台上的大小力量、是經濟情勢、是熱門輿論等等,匯總而成的客觀結果。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在前一段時間的裴洛西訪台,台灣隨後遭遇的中共圍島軍演的背景下,或許在這群隨風搖曳的中間選民之中,將可能重新思考台灣是否還應該繼續走一條親美抗中的地緣政治路線,當然這得有有心人去攪動才能成為趨勢,國民黨、民眾黨、台灣的企業家、媒體、中國共產黨、只想安心生活的人民、害怕戰爭的人民、手裡一堆房地產的既得利益者都有可能成為攪動這一思緒的助力。

 

圍島軍演的人心影響不容忽視

在筆者有限的生命經驗之中,所接觸的大部分人或社會輿輪過去往往都會對於中共軍機繞台、中共傳媒威脅武統等視為無關痛癢的一則新聞跑馬燈,不予重視。但是,在前段時間中共對台的圍島軍演中,筆者感覺社會輿輪與好一部分人的感受產生了微妙的轉變。那個轉變並非感受到戰爭迫在眉睫、解放軍要來了,不是這樣的。那個轉變是「台灣是否能夠繼續是和平且沒有戰爭的?」這一命題,變得不那麼異想天開、變得具體且現實。

更有趣的是,中共圍島軍演所展示的戰略意圖與政治目的,更是表明了如果要脅迫台灣接受其統治,將採取圍島封鎖、強力阻斷外援的方式。筆者認為,對於中共而言這比直接派遣解放軍搶灘登陸打巷戰的軍事演習更有心戰價值。

這個工於心計的圍島軍演,是拋給了台灣人民一個問題,在沒有或來不了美日軍事外援與能源及進口糧食封鎖的背景下,作為台灣人民的你,願意為了中華民國政府,堅持多久?願意為了中華民國台灣犧牲嗎?這值得嗎?這比粗暴直接的登陸搶灘打巷戰更有靈魂拷問的政治作用,因為粗暴直接的登陸戰與巷戰甚或軍事佔領,對於許多台灣人而言,總感覺不太現實,中共不盡然能負擔這一戰爭代價。但是,藉由軍事封鎖,來使台灣的能源與糧食遭遇短缺匱乏,卻更能令人心恐懼。

以筆者來看,在台灣當前的社會氛圍與群眾政治意識之中,擁護著民主主義、高度信仰自由主義、或者某種素樸的愛國主義情感,往往經不起現實的考驗。當前檯面上那種帶有民主主義、自由主義的輿論,並不具備著為其犧牲的英雄主義氣質,更多是一種生活態度與政治傾向。

如果讀者您認為筆者有誤,那麼讀者您得先證明台灣有一定政治實力的民意及其政治組織(沒有足夠廣泛民意基礎的激進政治組織當然不在此列)能夠堅決支持掃除一切黨國獨裁時期的政治殘餘。甚至不用是一切的政治殘餘,就連紀念獨裁者並將其神格化的代表性建築(中正紀念堂)都不能廢除,還談什麼堅持民主主義與自由主義呢?

在上述這樣的社會底蘊之下,中美台關係的現況,將有可能在台灣這一支點上產生轉變,藉由2022年與2024年的兩場選舉。

▲解放軍055型驅逐艦「南昌艦」。(圖/翻攝新華社)中共於8月初的軍演,不僅使中美台關係升級,更會影響台灣未來的選情(圖:新華社)

 

在親美抗中之外

還記得嗎?韓國瑜在2020年提出來的競選口號『台灣安全、人民有錢』,當時被眾多順勢而行的中間選民與抗中保台派的選民當作笑話,或許現在還是?但之後呢?這一口號的政治內涵將有可能捲土重來、顛覆中間選民的政治傾向。當然它可能會改頭換面,換一個政治人物出馬,但精神內涵不變。

在上述兩大段筆者所描述的觀點之下,筆者認為,主張友中親美、中美平衡、甚至是親中反美的政治勢力,都有可能在未來得到增長或恢復既有的支持度,當然主要會是中美平衡/友中親美這一路線。年底的九合一選舉,會可以讓筆者的論點得到進一步的檢驗。

不過在筆者看來,最不幸的是,不論是台灣主流民意堅守親美抗中又或者是重新走向中美平衡、友中親美,皆不是最理想的答案。

親美抗中,對台灣而言其代價不僅是有壓力得順應美國戰略,使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重要性被大幅削弱,從而加強美國對中的戰略自主性和主動權,不用為著全球供應鏈中的台灣來綁住反中戰略的手腳。這一路線,相對的提高了台海戰爭與軍事封鎖的風險,卻能夠降低了美國國家利益在未來的風險。筆者心想,台灣人民應該是不準備為了美國霸權的延續而承受難受的代價吧。

友中親美或中美平衡,固然是一個在部分人眼中看似較好的選擇,但其深刻的政治內涵卻是代表著在中共對台的軍事威脅下,對其做出一定程度的政治屈服,又同時希冀能藉由美中之間的矛盾與對抗,來使台灣從中藉由搖擺於雙邊,獲得一定程度的自主性。它或許是一個小國在大國對抗與博弈之中的自保方針,卻不必然真能如其所願。一旦中美間的矛盾與衝突更加露骨與直接之時,台灣不必然能夠不選邊站。對於中美雙方的國家利益而言,也不會滿足於此。

這也是許多人感嘆到的地緣政治之中的小國悲哀。

但筆者深摯期盼,《盜火者》雜誌所代表的理念與主張,能夠為台灣人民帶來一個走出小國悲哀的政治路線與解方。

 

編輯回覆

感謝讀者阿順的投書,在這邊我們想做出以下回應。

如同您所提到的,這一次裴洛西訪台與中共軍演,確實與過去的戰機環台有著本質上的不同。我們在這篇文章中有提到,在美國推動晶片法案的大背景下,削弱台灣的供應鏈價值以保障美國的戰略自主性是當前拜登政府的重要國策。只要美國持續加強其本土晶片製造能力,甚至是試圖要求全球晶片製造商於美國增加投資和設廠,那麼將會有越來越多台灣群眾開始對親美路線感到擔憂,甚至是重新尋求中美平衡。

對本就不信任美國、試圖尋求和平抑或親中(或是不想刺激中共)的台灣群眾而言,其不免會更大力地推廣中美平衡的意識形態,這說明中美平衡的呼聲仍是有可能死灰復燃的。

不過,目前最新的民調仍顯示,台灣仍有半數以上群眾支持台灣獨立。我們認為,這種支持台獨的「作用力」與來自中美衝突的「反作用力」將會相互交織,進而體現在年底的九合一選舉與未來的長期發展趨勢中。用更白話的方式來說,即是台灣群眾的自由主義與獨立傾向,將會持續與中美兩大帝國主義相互摩擦與產生衝突,屆時,我們相信台灣政局將會更加地不穩定;而不論是何者,勞工階級都不會是贏家。

這也是我們認為,台灣勞工階級必須要尋求一條自我出路的原因。唯有基層勞工團結起來,反對來自中美帝國主義的衝突與威脅,台灣群眾才能真正爭取到自己的民主權利。更進一步來說,台灣勞工階級反對帝國主義的抗爭,還必須結合到國際勞工反對壓迫、爭取民主權利的運動中。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終結帝國主義對社會基層的剝削與壓迫,並讓全世界人們不再為資本而相互殘殺、不再為利潤而彼此爭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