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虎的重要性
石虎(Prionailurus bengalensis)是現今台灣唯一的原生貓科物種,過去廣泛棲息於全台的低海拔山區。近年來,石虎數量已驟減至不到500隻,農委會的資料顯示,石虎的棲息範圍已縮減至苗栗、南投與台中的中低海拔山區,而苗栗就占了三分之一,是完整族群分布最廣的縣市,也是石虎碩果僅存的重要家園。
石虎的消失,不僅會打擊到台灣的生態多樣性,還將間接影響到台灣的農業發展甚至林業資源。資料顯示,石虎作為台灣重要的掠食者若徹底滅絕,鼠類等齧齒動物的數量將快速攀升,勢必影響台灣農業發展;另一方面,專家學者也指出,石虎具有穩定單一生態系的功能,而石虎的滅絕很可能產生連鎖效應,並讓大幅增加的草食動物啃食植物幼苗,間接造成林地的破壞,而這又會打擊到另一物種的生存。迫在眉睫的石虎保育工作,不僅是動保關懷,更是為著環境永續。
資本主義造成的生態浩劫
造成石虎生存威脅的因素包括棲息地破碎化、路殺毒殺與環境開發數種,其中又以過度的環境開發影響最劇烈。以苗栗縣為例,後龍鎮殯葬區、三義鄉裕隆二廠擴廠、通霄鎮通灣段及北勢窩段山坡地產業園區等十多三起開發案,皆坐落在石虎主要棲地。然而在這些環境開發案的背後,是政商權貴對利潤與財富的渴求、對自然的破壞、對土地的掠奪。
2018年至2019年間,苗栗縣議會均以「地方發展」為由,二度退回石虎保育自治條例。國民黨籍議員韓茂賢認為,石虎棲地的環境評估將打擊到地方的私人土地與開發,應等到生態調查有一定成果後,再進行下一步的討論。事實上若細究草案的主要內容,也僅是推動石虎保育上的個人/社區獎勵機制、大型的公共開發案需採行生態工法以及石虎生態教育等措施。但對利潤至上的財團來說,降低甚至取消管制,仍然是最有「錢景」的選擇。從苗栗縣議會的作為中可以看到,有限的逐步改良主張,也無法徹底根除石虎瀕臨滅絕的威脅。
不只如此,當地藍營議員韓茂賢甚至認為「石虎就是太多才會被撞死」。這種昧於事實、令人髮指的發言,說明了環境開發在政商權貴的包庇下,將是以犧牲環境作為代價並使生靈塗炭;且必然造成地理上、生態上的永久性破壞。環境過度開發所帶來的災害,卻總是由基層窮人、工人與自然生物共同承擔。
國際社會主義前進主張立即停止任何危害石虎生態的環境開發,將更多資源投入到生態廊道的開發和普及上。並設立由工人及居民組成的調查委員會,查明破壞環境的責任屬於哪個廠商,並予以懲罰。如果我們渴望建立一個資源得以永續利用且與自然重歸和諧的新社會,我們就必須將開發商、廠商和銀行公有化,交由工人及居民民主管控,才能有計畫的、因地制宜的分配資源,而這將是民主公有的計劃經濟制度,從而讓石虎、自然環境、勞動人民,都不再淪為資本逐利下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