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隨著網路的普及與科技的發展,新型態的經濟模式「零工經濟」——以UberEats、Foodpanda等網路外送平台為首——如雨後春筍般冒出,2020年新冠疫情襲捲全球,零工經濟更因此得到迅速發展,各大網路平台的外送員已經遍佈台灣的大街小巷。「零工經濟」宣稱將帶來消費者與外送員的雙贏,消費者可以獲得便利的外送服務,而外送員可以不受朝九晚五的固定工時束縛。

部份投入在零工經濟中的勞動者,是出於對固定的低收入薪資感到不滿,並渴望擺脫傳統雇傭關係的不自由。追求一個不被強迫勞動、不被固定工時所控制的生活理應是正當且進步的發展,但在資本主義的邏輯下,零工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更多血汗過勞與更少的工作保障。由大企業所掌握的「大數據」、「演算法」,使資方對勞工的控制與剝削達到新的高度,並更加冷血而無情。

 

零工經濟是什麼

「零工經濟」(Gig economy)按國際勞工組織(ILO)的定義為,透過數位勞工媒合平台,將分散於各地的勞力資源,按需求調度到特定地點以執行任務。零工經濟下的勞動者有別於過往的「非典型勞動」,或約聘制的勞動關係,除了未獲得正職勞工擁有的工作權及勞基法保障以外,零工平台還造成一般非典型勞動所沒有的問題。

零工平台美其名曰「自由」、「彈性」,以接案、承攬的形式將一批又一批的勞動者吸納到外送平台之中。外送平台聲稱平台與外送員之間為承攬關係,然而2019年10月,勞動部就認定Uber Eats、foodpanda與外送員屬於僱傭關係,外送平台以承攬之名行僱傭之實,為的是規避僱主應擔負的法律責任,如勞基法規定的最低薪資、外送員的職災保險以及勞健保、資遣費等,將成本轉嫁在參與零工平台裡面的勞動者身上。

其次,外送平台的制度設計,如獎勵機制、拒絕訂單的懲處,加上不斷減少的薪資,都迫使外送員不能夠自由選擇要不要接單,否則就面臨薪資降低甚至是被停權的後果。至此我們可以看到所謂的「自由」與「彈性」不過是外送平台誘騙勞動者的噱頭罷了。

 

台灣外送員的勞動處境

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統計,2022年台灣外送員人數已達到14.5萬人。台灣勞工陣線曾於2020年針對平台外送員進行問卷調查與電話訪談,調查結果顯示有24%的受訪者每週工時高達50小時以上,而外送員的單日最長外送工時明顯較高,79%的受訪者單日最長工時超過勞動基準法每日正常工時(8小時),甚至有3%外送員的最長工作時間高達20小時以上。

外送員的長工時為的是換取較高的收入,然而近年來外送平台卻接連調降外送員的薪資。2021年3月起,兩大外送平台foodpanda及Uber Eats不約而同調整外送員的薪資計算方式。foodpanda將每單最低價格由原先的57元調降至44元,累單獎勵也從半個月改成每3日結算;而Uber Eats則是採取離/尖峰時段差別費率,大幅調降離峰時段報酬。上述兩家外送平台對薪資計算制度的修改,都變相懲罰了工作時間不固定的外送員,完全違背外送平台聲稱的「自由」與「彈性」。

2023年2月,全國外送產業工會招開記者會,指出Uber Eats片面減薪,兩公里以內的外送單從原先規定的每單60元減至40元,減幅高達20%,更有外送員反應跑了3.8公里,卻還是只拿到40元。以上僅止於能觀察到的事例,外送員的薪資除基本費用外可能還因區域、時間、里程而有所浮動,然而外送平台的薪資計算公式實際上是不透明的,意味著外送員無法準確預估自己的收入,有時跑完才發現報酬並不合理。

根據勞動檢查年報,2022年運輸及倉儲業的職災千人率為4.374%,高於平均的2.269%,可以得知即使在傳統的僱傭關係之下,運輸及倉儲業的職業風險就已經相較其他行業來得高,而根據美國調查報告,臨時工作者發生職災的風險對比傳統的全職工作者,其職災比例更是高出36%-72%。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寫道,「實行了計件工資……工人的個人利益就會使他盡可能緊張地發揮自己的勞動力,而這又使資本家容易提高勞動強度的正常程度」外送平台按件計酬的薪資,鼓勵外送員盡可能快速地完成每一單外送,接二連三的「新制度」造成外送員所得減少,迫使他們必須更高強度工作或延長工作時間來維持相同收入,無疑增加了外送員的職災風險。

靠「零工經濟」自在過日子,真的有可能嗎?要看「平台業者」的思維與心態調查顯示,79%的外送員單日最長工時超過勞動基準法每日正常工時(圖:Unsplash)

 

外送員的抗爭

在零工經濟下,勞動者淪為原子化的個體,外送員不像在辦公室或工廠工作的勞工,他們無法和其他勞動者建立穩定的聯繫,更難以產生集體行動抗衡資方,外送員不得不孤身一人對抗整個外送平台。以至於外送員在薪資待遇上完全沒有話語權,外送平台每次調整薪資計算方式時,都是由平台資方片面進行修改,從未與外送員進行真正的協商。

但台灣的外送員並不願意任由平台資方宰割,三番兩次的薪資削減激起了外送員的集體抗爭。2020年1月,foodpanda將每一單的外送費從原先70元調整為55元到60元,外送員為抗議foodpanda單方面更改薪資計算而發動罷工,號召外送員集體拒絕送餐,並在台北、新北、台中、高雄各地集結抗議,抗議人數加總達200人。

今年(2023)的五一勞動節遊行,全國外送產業工會呼籲外送員、店家、客人在五一當天拒絕使用外送平台,並提出數項訴求爭取外送員的勞動權益,包括保障最低單價下限、計算方式公開透明、平台提供第三人責任險以及最重要的訂定外送員專法,補足現行法規對外送員保證不足的問題。

在今年10月,分散在台灣各地的外送員更是於立法院外齊聚一堂,發起陳抗記者會,要求訂定專法(即《外送平台管理暨從業人員權益保障法》草案)保障外送員權益之外,更是對兩大外送平台的惡意壓榨表達不滿。

值得注意的是,各大政黨皆有派代表參與這場陳抗記者會,然而令人感到遺憾的是,目前時代力量與民眾黨雖有提出各自的專法版本,但訂定專法卻仍未受到藍綠兩大黨把持的立法院之重視,倘若本屆立院無法三讀,那麼在屆期不續審的原則之下,外送專法將會胎死腹中。另一方面,亦有學者指出,目前專法的草案版本仍有漏洞,如民眾黨的草案版本並未清楚界定承攬/僱傭關係,這將使得外送員仍需提出耗費時日的訴訟,最後權益受損的仍是外送員。

台灣外送員的抗爭雖然還未取得重大的進展,但是上述案例展示了參與在零工經濟的勞動者能夠組織起來,並且爭取勞動權益的進步行動。零工經濟下的勞動者應該組織起來爭取各項權利,挑戰數位平台一昧追求利潤而犧牲勞工的現狀。

不過我們仍然要看到,在上述專法訂定的過程中,資本家把持的立法院並無足夠意願通過專法。這說明,保障外送員權益的「抗爭戰場」仍需放在群眾運動上,只有累積足夠的抗爭能量、建立足夠強大的群眾運動,才有可能推動外送員工作者的權益保障進程。

外送員揪團立法院前抗議提2訴求。彭欣偉攝需要建立更強的外送員群眾運動,才有可能進一步推動外送員的權益保障(圖:壹蘋新聞網)

 

結語

台灣外送員的現狀,不過是資本主義利用新科技與技術剝削勞工的冰山一角而已,在工作環境越來越不穩定的今天,身為工人階級的你我,即便不是外送員,也可能是零工經濟下的勞動者,或是非典型勞動的一員。支持外送員的抗爭不只是爭取外送員的勞動權益,更能夠鼓勵其他處在零工經濟或非典型勞動的工人爭取自己的勞動權益。

最後,國際社會主義前進在此呼籲,工人階級需要組織自己的左翼勞工政黨,這樣的政黨建立於廣泛的群眾基礎上,由工人階級與基層人民、青年學生與進步人士組成,不依靠藍綠白等資產階級政黨,反對金權政治及富豪財閥的政治代理人,唯有建立勞工政黨,工人階級才能爭取自身的權益、為自己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