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新時局的開端

近期,藍綠白三黨在國會中所挑起的政治鬥爭——「國會改革/擴權」、「財政收支劃分法」、「廢除監察院」等一系列政治對抗,都在向台灣人民揭示一個新時局的到來。

過去四年,因為諸多因素,台灣社會普遍進入到可謂為「歲月靜好」的氛圍之中,這樣的氛圍,直至前年八月裴洛西訪台與中共第一次嘗試封島軍演後,開始出現了顯著的裂痕,裂痕的展現是2024大選的結果——一個態度強勢但卻居於國會劣勢的賴清德中央政府,與藍白兩黨採取政治合作的在野多數國會。

這樣的權力組合,預示著台灣社會將開始告別歲月靜好,三黨間所挑起的政治對抗,將讓台灣社會更加撕裂與對立。

 

賴清德政府的戰略任務

在中美對抗作為時代主旋律的背景下,身居於中美之間的台灣,絕無可能置身事外,而台灣的內政,也絕非台灣一國所能獨自決斷——它將受制於美中對抗與美國對中戰略的框架之下。

在2023年,蔡英文政府無懼民怨反彈與戰爭焦慮的背景下,強行通過延長義務役役期,同時加強備戰體制的建設與軍事化政策,已是例證之一。在美國對中戰略之中,台灣不能企圖左右逢源、台灣亦不能設法獨立自主以逾越美國的戰略藍圖,台灣必須為可能的本島戰爭做萬種準備,也必須配合美國「供應鏈韌性」的國策,讓晶片的生產與供應不再高度仰賴台灣。

上任屆滿一個月,賴清德政府宣示成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則是在這一框架下,意圖將全民戰爭動員與組織體制建立起來的嘗試。可以預料,未來,賴清德政府將以「保衛民主社會」之名,推行更多戰備體制的建設工作。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已經選擇一面倒親向美國對中戰略,並對其稱臣恭順的民進黨政府,其最沈重且最重要的任務,正是要將台灣改造成能符合美國對中戰略所用的不沉航母。

要實現這樣的戰略,擁有一個不受國會與民意約束/綁架的行政權及其官僚梯隊,是完成使命游刃有餘的關鍵工具。因為,在一個擁有成熟龐大官僚梯隊與獨大行政權的背景下,要讓台灣能打造成不沉航母的反中灘頭堡,是更加容易的事情。正如俄烏戰爭所告訴世人的,當戰爭的砲火響起後,兩方都在實質上將所有權力集中在行政權之首領身上,要有效的進行戰爭,就必須碾碎所有異議與不服從的人民。

然而,這一個打造戰備體制的好工具,現在卻可能將遭遇處處受限與砍手砍腳的命運。

總統賴清德19日親自召開就職滿月記者會,宣布成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林啟弘攝在美國對中戰略之中,台灣必須為可能的本島戰爭做萬種準備(圖:林啟弘)

 

藍白兩黨的旗幟與目的

在深化民主、監督制衡、國會改革的旗幟下,藍白兩黨憑藉多數席次通過了民進黨人所指控的國會擴權法案。藍白兩黨通過此法,擴大了國會與立法委員監督、制衡、審問、甚或追殺行政部門執政黨與政務官、事務官或者是政治對手的權柄。藍白兩黨將如何運用此法進行政治鬥爭,難以預料。但可以確定的事情是,它讓國會在野黨,多了一把可以砍向執政黨的刀。

在反對中央集權又集錢、改善地方財政強化地方自治的辭藻的包裝下,藍白此刻正推動著財政收支劃分法的修訂。企圖以此削減中央財政,增加地方政府的財政空間與權力。

在未來,甚或不排除藍白聯手推動廢除監察員,或改制監察院委員任命與組成方式。讓這一個原意為監督懲罰行政權與司法權的機關,從閹雞能夠變成鬥雞,真正發揮其功用。

綜上所述,展示了一張清晰的藍圖。不論藍白兩黨的真實意向和目的為何、不論其中個別人打著什麼樣的算盤——這都勾勒了一張:強國會、弱行政/強地方、弱中央的圖像。這個圖像,結合著台灣社會的現實來看,這都意味著走向一個弱化的行政權與中央政府,一個強化的國會與地方政府——這事實上並不利於美國要將台灣打造成軍事灘頭堡的戰略願景。

沒有一個強而有力且集中錢與權且不受約束的中央政府,有效的戰爭動員是不可能的事情。

我們並不知曉藍綠白三黨推行與反對這些法案的心理動機。但我們可以明確的說,當前藍綠白三黨的政治鬥爭,正影響著台灣能否打造一個全民戰爭動員體制的進程。

 

三黨鬥爭的本質

不論這三黨的主觀意願和心理動機為何。客觀上,這三黨反映著影響著台灣前途的幾股力量——中國、美國、親美抗中的人民、期盼等距外交保持和平的人民、主張改善兩岸關係兩岸休兵的人民。

台灣正走在命運的岔路之上,結果難以預料。唯一可以確定的是,中美衝突的升溫,將進一步撕裂台灣社會與民意。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擺在台灣面前的課題,存在著真實可見的戰爭風險——不論是由中美哪一方使其從假想變成現實。

這三黨鬥爭的本質,就是關於台灣前途的鬥爭——親美或親中。

這是關乎所有台灣人民的生死問題,也是攸關中美對抗終局勝敗的問題。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藍綠白三者所擁有的各類民意、不同的大國意志、各類的金主支持、或個別政客的盤算野心,都將讓所謂的「朝野和諧」、「全民團結」這類狂想變得更加可笑且荒誕。

這一個新常態新時局,將讓更多人民的注意力捲入在三黨的政治鬥爭之中,並且讓人民之間的政治對抗與嬉笑辱罵,成為常態,進而滋長出更深刻的政治對立或把其中一部分人拋到失望與絕望的境地之中。

這是任誰也無法阻止的未來,它將把這時代的所有台灣人民捲入其中。

中美衝突的升溫,將進一步撕裂台灣社會與民意(圖:范雲臉書)

 

馬克思主義者給讀者的忠告

在這樣的局面下,讀者們在關注、思考、判斷這些政治鬥爭的實與虛及其現實意義時,已不能再單單從一國一地的一國視角來看待問題。得學著從更大的宏觀視角下來思考,在上述的大格局下,這些三黨政治鬥爭的議程與主題,將對於身在台灣的你/妳,帶來什麼樣的未來。事實上,變相成為軍事化政策啦啦隊的愛國主義論調,還是形形色色的各類和平主義觀點,都不能給台灣的前途帶來一條更好的出路。

然而,這兩種聲音,已經佔據了台灣輿論場上的主流地位。妳/你,很難找到一條真正能帶領台灣人民在中美衝突下尋求出路的答案。因為主流的聲音,背後的答案若不是做美國的人肉炮灰,就是屈服於中共的政治意志。

或者妳/你,可以與我們一同開創一個新未來的可能性。

對於馬克思主義者而言,我們將不畏懼成為這時代中的極少數派。

我們拒絕讓台灣人民及這個國家,淪為大國對抗的戰場;我們也不願讓台灣人民失去既有的民主權利;更不願讓台灣人民的家園與城市鄉村,淪為槍林彈雨下的亂葬崗。

在藍綠白三黨的政治鬥爭中,我們拒絕站邊,我們堅持一條獨立的政治路向——推動與倡議建立一個不聽命於中美強權、不受資產階級與台灣權貴所擺佈的左翼勞工政黨。而它,將推動台灣人民在這個時代下,找到一條與中美兩大國的基層人民一同反對帝國主義衝突與戰爭的道路。

因為,能解決台灣困局的,只有美國、中國、台灣這三國基層人民的團結反戰,才可能讓未來不至於走向最可怕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