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的九合一選舉結束,標誌著民進黨從2020年總統大選的高聲望,再次走向地方選舉的潰敗。不難觀察到,這次反民進黨的聲浪是全國性的,這種聲浪使得民進黨失去了基隆市、桃園市與新竹市的執政權,並且只獲得了南台灣5個縣市的執政權。

反之,國民黨則取得到了13個縣市首長的席次,且在議員得票數、村里長得票數上都遠遠超過了民進黨的總得票數。而對於第三勢力來說,民眾黨也在首次參加九合一選舉的前提下獲得到了1個縣市首長的席次。

我們將站在左翼的立場,全面性的探討民進黨的失敗主因,以及從中解釋國民黨/民眾黨為何能在選舉中獲得成長。另一方面,備受青年關注的18歲公民權公民複決修憲案雖然得到了藍綠白三方的支持,可最終仍沒有達到通過門檻,其關鍵原因有哪些?進一步來說,本次選舉後對2024大選會產生什麼影響?

我們將以本篇文章對以上問題做出解答,並提供左翼的分析處方簽。

 

民進黨敗選的主因是什麼

有評論指出,民進黨遭受挫敗的原因在於過去的疫苗爭議、個別候選人的選舉爭議,抑或是民進黨沒有帶動地方經濟增長。但我們認為,這些因素或許是影響民進黨敗選的因素,但卻不是主要原因。

如同我們前一篇選前分析所提到的,在2020年至2021年全球疫情最嚴峻的時候,民進黨仍能保持在一個相對較高的水平。這樣的民調基礎,事實上也間接的讓蔡英文越過了民進黨黨中央,派出毫無選舉經驗的陳時中參選台北市長。另一方面,即使用疫苗問題來試圖解釋民進黨的敗選,我們也能從中找到這種解釋的破綻與瑕疵。誠如開頭所說,本次反民進黨的聲浪是全國性的,就連在民進黨基本盤更穩固的縣市(如台南市),得票數都遭到了削減。由此可見,疫苗與防疫問題並不是民進黨敗選的關鍵。

其次,關於選舉候選人的個別爭議,也不能作為民進黨落敗的主要解釋。主要的爭議包括林智堅論文案、陳時中「卡疫苗」等事件,但諸如擁有殺人未遂前科,爾後脫離國民黨參選的苗栗縣長候選人鍾東錦,以及前槍擊要犯段樹文等擁有更大爭議的候選人卻也都成功當選。這可以幫助我們反證,廣大選民並不是依照道德標準進行投票,否則就無從解釋這些具前科的候選人為何能在選戰中脫穎而出。

第三,民進黨未能帶動地方發展的推測,也同樣無法在現實社會中站得住腳。以桃園市為例,報導指出桃園近年人口數不斷增加,相應的戶數也顯著提升,其原因可歸結於雙北地區的外溢現象,以及桃園本身的重大建設之發展;與此同時,另一份報導也清楚指出,鄭文燦任期桃園的房地產連續7年皆有增長,這無疑於創造了無數房地產的既得利益者。然而,即使桃園的房地產、重大建設皆有在民進黨人的任期下得到發展,可依舊沒辦法改變桃園市由綠轉藍的現實。這說明,民進黨並非在地方建設上遜於國民黨,而是有更上位的因素導致民進黨最終走向敗選。

我們認為,民進黨真正敗選的原因,仍然與中美衝突的發展有所關聯。就像我們選前強調的,伴隨裴洛西來台、中共舉行圍島軍演,台灣的群眾仍然深刻地感受到戰爭逼近的腳步聲──儘管戰爭爆發的真實可能性仍然極低。這種擔憂反映在選後輿論對民進黨政府於兩岸政策上施政不力的檢討、反映在蔡英文政府企圖延長兵役,亦反映在台灣較為親中的派別所強調的「左右逢源」、「要與中國有更多對話」等論述上。

從選舉結束後中國國台辦的發言也能觀察到,國台辦指出台灣群眾尋求「島內求和平、求穩定、要過好日子的主流民意」。這種論調,事實上也印證了中共在八月的圍島軍演,更像是一場政治心戰,目的正是在於使台灣群眾對戰爭感到恐懼與擔憂。就結果來看,這場政治心戰的成果仍然十分有效,它確實使得民進黨的親美主張在選舉中受到挫敗。

 

國民黨的勝利與2024總統大選

在2019年,因為香港民主抗爭的爆發,進而使得台灣群眾產生「抗中保台」、「亡國感」等政治情緒。這樣的情緒也讓蔡英文在2020年大選得以獲得了817萬票,打敗保守民粹派的代表人物韓國瑜。

然而到了現在,因為台灣群眾對戰爭的恐懼和擔憂,讓國民黨得以在2022年的地方選舉中再次勝選。

儘管未來的發展存在諸多變數,但我們認為,倘若美國意圖掏空台灣、將台灣「烏克蘭化」的總體戰略方針不變,那麼台灣的資產階級就愈有可能向中美平衡所靠攏。在這個假設基礎之上,國民黨在2024年的總統大選也會有更大的勝選可能性。

進一步來說,諸如侯友宜、蔣萬安,甚至是2020年敗選的韓國瑜[1],都有可能順應台灣主流民意的轉變,成為角逐2024年總統大位的有力人選。

八月圍島軍演對台灣群眾的影響,才是國民黨勝選的主要因素(圖:端傳媒)

 

第三勢力

在對戰爭感到恐懼的大背景之下,台獨色彩更為鮮明的台灣基進、時代力量勢必無法從選舉中獲得到太多的成果。依照最終結果來看,台灣基進只取得了2個議員的席次,而時代力量則從2018年選舉中取得的16個縣市議員席次縮減到了6席。

對於台灣基進而言,其主要的選民基礎事實上是民進黨內最堅定支持台獨的群體,其可以在中間選民中取得到的支持實質上相當有限。然而,在國際局勢不利於民進黨的前提之下,台灣基進的選情也連帶的受到了影響。再加上台灣基進的鮮明台灣民族主義色彩,也會進一步加深群眾對戰爭的恐懼,所以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台灣基進沒有辦法從本次選舉中獲得太多發展。

不同於台灣基進,時代力量最早是依附於台灣社會運動發展而建立的政黨。在2014三一八學運之後,有一部分較為進步的群眾開始「向左轉」,追求更多改良政策(諸如環保、性別平權與勞權等等),而這一部分的群眾也成為時代力量最主要的選民基礎。可是近年來,隨著台灣社會運動逐漸轉向低潮,群眾追求社會改良與進步政策的力道也開始減弱;反映在時代力量的選情上,就是其能爭取到的支持群體正在不斷流失。由此,時代力量在本次選舉中自然無法維繫其在2018年獲得到的選舉成果。

台灣民眾黨無疑是第三勢力的最大贏家,其不僅獲得到了1席縣市首長的席位,在縣市議員選舉中也獲得到了14席。需要注意到的是,台灣民眾黨在首次參加九合一選舉就能獲得到以上成績,一方面是受益於國際局勢的發展,讓民眾黨得以依靠與國民黨類似的中美平衡論述而獲得到選票,另一方面則是得到了不信任國民黨與民進黨的群眾支持。

特別就第二點來說,許多不願意支持民進黨但又對國民黨失望的群眾則會將期望寄託在民眾黨,希望民眾黨成為「第二個國民黨」[2]。因此,在內外因素都有利於國民黨選情的前提上,民眾黨勢必也能獲得到增長的空間。

 

18歲公民權公民複決案的失敗

本次與選舉一同進行的18歲公民權公民複決修憲案,是不少進步青年所關注的焦點。然而相當可惜的是,18歲公民權修憲案的最終投票結果為564萬同意票和501萬不同意票,因同意票數沒有突破961萬票門檻而失敗。

若要歸結失敗的原因,其主要因素有三。

第一,修憲門檻太高,導致本次公民複決修憲案無法通過。除此之外,本次選舉的投票率並不高,這也變相的讓18歲公民複決修憲案更加難以通過。

第二,本次公民複決修憲案缺乏對抗性,使得本案沒有辦法很好的成為輿論的焦點。目前台灣的大環境是處在一個對政治相對冷感的氛圍中,在這樣的氛圍之下,儘管各政黨都表態支持18歲公民權,可是根植於保守群眾心中的反動情緒並沒有因此而消失。換句話說,本次修憲案不存在一個檯面上的「反方」,但保守群眾對於18歲年輕人的「判斷力」仍有所質疑[3]

最後,各大政黨都沒有在18歲公民權的議案上全力推動。我們可以看到,儘管調查結果顯示民進黨是最認真推動18歲公民權的政黨,但是這個調查所反映的,只是民進黨相對於其他政黨而言更積極。對比2021年的四公投,民進黨在這次修憲案的動員程度可謂是大相徑庭。回過頭來看,18歲公民權更像是用來粉飾各黨選情的議題工具,而不是各政黨的施力重心。

然而,雖然18歲公民權在本次投票中未達門檻,但在低投票率的情況下,本案還是得到了1,060萬張有效票。這說明18歲公民權仍然有其發展空間,各個關心18歲公民權的進步團體應以此為基礎,進一步爭取更多的支持群眾,讓18歲公民權能在下次投票中獲得通過。

18歲公民權修憲案的失敗,標誌著台灣部分群眾的保守情緒仍未消除(圖:台少盟)

 

建設左翼政黨仍是重中之重

從以上選舉中,我們能再次見到建設左翼政黨的必要性。無論是國民黨抑或民進黨獲得選戰的勝利,台灣的基層人民都不會真正獲得徹底之民主權利[4]

這次民進黨敗選說明,台灣已經出現了轉向中美平衡的政治訊號,可就如同我們先前不斷強調的,即使選擇中美平衡,台灣本身也不會獲得真正的和平。唯有建立一個以基層人民利益為優先,同時超出國族範疇的左翼群眾性政黨,才有可能回絕中美兩大強權在台灣的惡性競爭。

18歲公民權的失敗也能證實,雖然民進黨是相對更積極的在推動18歲公民權,但是民進黨仍然是以維繫選情為其標的,而18歲公民權則成為民進黨吸引青年支持的宣傳手段。在這樣的情況下,勢必會激起更多厭惡民進黨的保守群眾投下反對票。這也反過來給了我們一個教訓,即台灣需要一場以青年與勞工為主體的群眾運動,才有可能超出藍綠象限,讓青年所關心的民主權利和權益能真正得到實現。

 


[1] 諷刺的是,如果把韓國瑜在2020年的口號——「台灣安全、人民有錢」搬移到今天,這句口號能更加貼合台灣群眾對戰爭感到恐懼的情緒。

[2] 關於我們對民眾黨的立場,可參考這篇文章

[3] 必須要澄清的是,我們反對這種對青年的偏見。正如我們前述所提到的,「成年」的選民不僅不是依照道德標準進行投票,部分選民甚至讓前科累累、充滿刑事爭議的候選人當選。在這樣的事實下,批評18歲青年沒有判斷力是毫無說服力的。

[4] 例如工會組織門檻下修、居住正義、基本薪資之提升、徹底性別平權與環境正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