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項極具話題性的新聞,便是北一女教師區桂芝在記者會上大力批評108課綱,其中針對國文課被刪掉部分文言文的觀點,更在網路引發大量關注與各方討論。我們希望藉此機會,透過對這次論戰中的各個立場提出批判,來述說我們對108課綱與古文存廢的看法,並再藉由指出當前教育機關及部分教育意見領袖的錯誤所在,以帶出我們究竟該如何解決問題。
對該記者會內容的批判
我們首先從這位國文老師的發言擷取幾句具有標誌性意義的話做些解析:
-
「老師幾乎失去所有輔導管教的權柄,更慘的是我們可能動輒得咎,老師們只好對管教這件事放下了」
首先,究竟教師們是失去了什麼權柄及為何得「動輒得咎」呢?區老師您為人師表,就該先拿出證據做好榜樣,而不是無的放矢、信口開河。再來,教師的話語權至今仍舊極大於學生,這點可以由各校之學生會組織,時常因為校方阻攔,而無法順利推行影響較大的政策及各項學權問題獲得證明。然而,老師與學生應是平等而非上對下的關係,一昧的管教只會造成一個根本問題,即是為了維持課堂表面的秩序,卻壓抑了學生的表現。真正該做的並不是恢復較長的課程時間,而是反思學生為何會出現需要管教的情況,是否需要調整課程形式或創造學習動機。
-
「學校開了很多令人眼花撩亂的多元課程,這些課程期末要做好多成果發表,可是事實上學生對於所學的東西永遠只能是一知半解、蜻蜓點水」
此話更是突顯區老師根本不了解108課綱。課綱的核心理念是讓學生獲得真正帶得走的能力,多元課程正是應用這些能力的場所。如果我們持續讓學生吸收舊課綱「基礎學科知識」中之於當代過時與無用的內容,反而才是對學習造成一知半解的效果。如果學生在多元課程中學到的只是應付報告、蜻蜓點水,那並不是108課綱的理念有錯,而是課綱需要被完善。老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態度並沒有跟上課綱的期望,是政策的實踐與執行上出了問題。
-
「世界上沒有一個民族有這麼多浩如煙海的傳統文化經典,那是我們老祖宗幾千年來累積的生活經驗跟生命智慧」
此話便體現了這位老師的保守主義傾向。文化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且文言文中的「生命智慧」,則是以順從封建王、子、公、侯等舊貴族階級為基礎的儒家思想,尤其其中最為禁忌的便是僭越之舉,也就是一個階級的人不得做出超出自身階級之舉動。而這樣一個僵死、崇尚權貴的道德觀,在當代民主社會之下對學生不僅毫無實質幫助,甚至是有害的。另一方面,也接續上文所述,君主時代適用的是儒家道德觀,當代民主社會則應有民主的道德觀,整個五四運動反對古文的初衷也是如此。新的世代會有更進步的文化與智慧,我們不該認為台灣學生不學文言文就沒有任何文化、任何智慧。
-
「四書一拿掉,國文課可以說是失去了最有系統的生命教材。這個生命教材可以讓我們學習我們民族最珍貴的民族品德……學生不再有機會可以循序漸進的去學習從個人到家庭到群體,從社會甚至將來職場每一個生命階段所需要處理的一些倫理問題,他們沒有機會學了」
區老師,請不要將國民教育內的生命教育課視若無睹!也請不要鄙視生命教育教師的職業尊嚴!您並沒有比他們尊貴到哪裡去。更何況這些課程是以白話文教材為工具,絕對比艱澀曖昧的封建古文更能有效傳授21世紀之學生該如何面對各生命階段的考題。這些當代教材也絕對具有系統性,就算不足,我們也應當以當代角度解決問題,而不是走擁抱士大夫的回頭路。五倫也當有21世紀的進化型態。
-
「竟然有對語文教育完全無知的人,他可以胡說八道,說甚麼文言文是黨國遺毒。那請問文言文已經存在三千年以上,而國民黨只有一百多年,為什麼有人可以因為意識形態,邏輯錯亂到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
話已至此,那我們也該反問道,為什麼竟然有對政治常識完全無知的人,無法理解稱文言文為黨國遺毒,是因為其是作為國民黨散播該黨自許中國真正執政黨及中國文化真正代表者的意識工具,及同時也是國民黨利用儒學中尊崇權貴的意識形態,藉此維護白色恐怖獨裁專政的思想手段。哪怕文言文的歷史有百萬年,都無法否定其自國民黨獨裁統治時期所產生,再到今日被稱為黨國遺毒時所保留的威權政治意義。
-
「在108當中的經典古文……刪掉了顧炎武的《廉恥 》,因此學生就不再知道為何『士大夫之恥,是為國恥』;他不再能夠清楚的理解為什麼恥是清清白白的辨別。我們在每天新聞看到這麼多不清不白的政客在那邊跳樑小丑耀武揚威……學生的價值觀怎麼不混淆,是非觀怎麼不錯亂」
這段話說的冠冕堂皇,像是那些所謂不清不白的政客們就不是儒學及文言文教出來的一樣。但事實是他們同樣受過上個世代被封建與專制遺毒蹂躪著的教育,為讀《廉恥 》長大的,然後成為了現在的模樣。這下好了,區老師,這段話正是替我們證明了您所推崇的禮教之無用,您的矛盾在基本邏輯下不攻自破,也更是表明若我們要使下一代不會步入這些官僚政客的後塵,需要的便是一個新的、民主的教育制度,而並非正好契合崇尚權貴意識形態的傳統禮教,後者只會繼續製造出您所看不起的無恥政客。
-
「教改以來,台灣學生的心理疾病逐年攀升了多少,毆打老師、辱罵老師的案例又增加了多少?」
學生的壓力來源,並不是108課綱本身,而是背後的資本主義社會與升學主義。一方面學生出社會後就必須面臨低薪、高房價、過勞等問題,在這樣長期看不到未來希望的狀態下,心理疾病風險自然會上升;另一方面,為了讓自己未來過上相對舒適的生活,只能在學生時期拚命提高自己的成績、擠進「較有前景」的科系、追求亮眼的文憑,以維持自身經濟條件或達到階級翻身。只有改變這樣的社會制度,心理問題才可能真正解決。
108課綱帶來的教育問題,背後是牽涉到升學主義與資本主義社會的結構問題(圖:聯合新聞網)
對教育機關的批判
當然,我們也認為現在的108課綱同樣存在不少問題,在過去的分析中我們就已經對教改後依然存在的升學主義教育進行過批判。同時回應前面所提及教育傳達統治階級文化這件事,我們現在來看看統治階級這邊,也就是國家部門對於課綱的想法。
教育部長潘文忠在受訪時分別舉出「世界競爭力年報」、「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計畫(ICCS)」的數據排名,以證明108課綱對台灣學生形成素養的幫助之大。但事實上這些排名長年以來本就相對變化不大,當中數據的浮動未必是108課綱帶來的成效,且國際上早就對把PISA等國際排名奉為圭臬提出過許多質疑。PISA的測量只是學校課程中的基礎學科,不能反應出學生的整體能力,美國教育家趙勇就曾在他的書中指出,華人教育體系的亮眼PISA成績是建在家庭的高期望、用功勤勞與考試系統上。ICCS的計畫主持人劉美慧也指出,台灣的問題還是在行動與實踐上,與國際表現相比,參與政黨附屬的青少年組織、參與校內活動等幾項指標的比例皆低於國際平均,這反而顯示台灣教改在素養能力、實作應用的層面仍沒有太大的成效。
台灣作為一個後進資本主義國家,需要透過高壓集中教育資源來培養科技人才(例如吹捧數理科目及相關職業),才能在先進歐美國家建立的全球科技市場拓展競爭力。同時,又因著過去的獨裁政治歷史,教育內容也必然保有威權及傳統保守的性質。
當然,要改善這樣的處境,我們可以把加大政府對教育資源的普遍投資,和課綱的民主化作為解方。但是,之於既有政治人物而言,一方面需要透過降低公共開銷及繼續集中精力於科技業,以打造漂亮的經濟數字,從而有利自身執政利益;另一方面則要討好保守傾向的選民,為的也是自己的票倉。因此,我們只能將改革的希望寄託於追求徹底民主權利的青年學生與社會大眾。
對教育意見領袖的批判
作家朱宥勳在這次的論戰中,也活躍提出有別於區桂芝及教育部長的看法。他在臉書直播中認為能夠讀懂古文就行,所以古文的教學比例應符合現實中使用的比例(如春聯、古蹟碑文等),大約可以只保留三分之一,甚至可以歸零。另外108課綱可能確實有過於理想化的問題,實務上不可能達成那麼多目標,這可能是未來118課綱的修改方向。
但我們也必須點出,義務教育基本學力內容的本質應該是培養學生具有基本的自理及勞動能力,就像我們不會要求學生必須具備欣賞建築藝術的能力。欣賞、研究、文化保存等等應是高等教育的特定科系(如中文系)自由選擇進行的志願類別,或透過社團活動、自主學習、政府提供相關教育資源等方式,讓學生自行探索鑽研。
台大教授葉丙成也長期在教育領域提出許多相對進步的觀點,這次的論戰中他便在臉書貼文中指出課綱的真正問題在於離不開升學主義的枷鎖。他說:「真正的問題不是那十五篇有沒有選這篇,真正的關鍵是,在學生與家長的各種壓力下,老師得去在意考試段考的成績,所以不敢花時間在不考的東西上。還有的老師,他的教學只能靠考試有考才能驅動學生學,沒有要考的東西,就無法說動學生學。」雖然他並沒有在此話中提出任何解決方案,但根據他之前在受訪時分享自己教學與創辦無界塾的經驗就能得知,不外乎是透過遊戲、競賽去引發學生學習,讓學生隨著自己興趣發展。
然而這種實驗教育方法,在現在國家傾向降低公共建設開銷,及各私校、補習班等私人營利機構使教育商品化的狀態下,政府不可能提供社會所需的教育預算與師資,結果只能是個別富家子弟得以擁有充分教育資源。以無界塾來說,每年三學期、每學期十萬元的學費,顯然不是一般民眾能承擔得起。那些會認為小孩應以興趣為主,不需要為小孩的階級翻轉擔憂的家長,大部分也是因為本身經濟條件就足夠充裕,然而這明顯與眾多面臨教育困境之人的條件不同。
我們可以說在升學主義、資源不均等問題下,光靠改善課綱,甚至說是改變教育模式都是無濟於事的,這與整體社會制度、經濟條件高度相關,無論是上述兩種方式的哪一種都無法解決現行的問題,真正需要的是透過發展要求政府加大公共教育資源開支、反保守主義、去教育商品化的社會主義運動來進行教育改革。
改善課綱,並不能解決升學主義與教育資源不足等問題(圖:Pixabay)
我們的教育綱領與行動
我們認為要徹底達到全民教育及終結保守主義遺毒,首先必須組織社會運動來反對在升學主義和填鴨式教育背後得利的私營教育單位及統治階級,同時也要爭取提高教育預算以解決師資與資源不均的問題。而課綱與教育機關應由學生、教師、專家學者、公職員共同決策、治理,讓健全的學生自治組織能夠掌握更多監督、主導課綱的權利,以民主決定學生的課程時數、課程內容、課程形式等,從而提高學生的課程參與和排除保守獨裁遺毒。
長期而論,則應當使一切教育資源完全成為社會的公共財產,並受學生、教師,以至一切社會成員共同監督與管理,因為僅有如此才能確保資源能分配的平均且足夠,而課綱也才不會受個別保守份子及政商權貴所汙染。這個目標若能實現,我們的社會也能夠藉由培養更多、更先進的勞動力來造就一個更進步的未來。
那麼該如何達成這樣的願景呢?從本文論述可見,當前教育困境除了是一個思想問題,更主要還是這個社會制度造就的政經問題,為此我們就必須建立一個以勞動者為主體,及一切受此制度所苦之被壓迫者組成的群眾性政治組織來將學生組織起來,團結挑戰現存的教育體制及政經體制。同時也應積極參與學生自治組織,向同儕們一起揭露當前問題的真正本質及具體解方,並加入或發起校內外反對現況的社會運動,強化這股建設新社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