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一個左翼的故事,為什麼我選擇加入ISF
氣候變遷、教育生態、能源危機、轉型正義、戰爭、赤貧、性別、醫療……一早起床,人們便強迫與世界產生連結,可捎來的消息卻往往沒幾個是好…
從白紙運動到疫情爆發!疫情下的中國該何去何從?
自疫情爆發以來,中國共產黨一直以高壓、不人道的清零政策作為防疫手段,來限制疫情的擴散。但是,這樣的防疫手段卻也嚴重阻礙了中國群眾的…
九合一大選結束——反民進黨聲浪湧現
11月26日的九合一選舉結束,標誌著民進黨從2020年總統大選的高聲望,再次走向地方選舉的潰敗。不難觀察到,這次反民進黨的聲浪是全…
18歲公民權前瞻——青年民主權利的敲門磚
今年三月,立法院三讀通過「十八歲公民權」修憲案,依法公告半年後將在11/26舉行公民複決投票。台灣在解嚴後歷經七次修憲,構成了現今…
從鎮壓中找到出路——我為什麼要加入ISF?
二戰後資本主義的發展並沒有如托洛茨基所預言的是「垂死的」,大規模的世界社會主義革命也沒有出現,資本主義發展進入了一個新時代。馬克思…
香港移交中國25周年──香港社會的前世今生
今年七月一日是香港移交中國的25周年,然而相信各位讀者也心知肚明,港人近年所受中共政權鎮壓的力道可謂是逐年上升,更別提會對此周年慶…
真實存在於青年族群的經濟困境
目前,因為烏俄戰爭而帶來的經濟衝擊與通貨膨脹,已使得全球數百萬人正蒙受其苦痛。然而,若進一步以年齡層來劃分,青年族群所受到的衝擊遠…
教改成功了嗎?升學主義教育的反思與願景
台灣的教育,一直被詬病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流傳至今的升學制度,考試領導教學的教育風氣,也源自於此。這個制度的原理簡單直接,就是透過考…
【直播】青年談升學陰霾下的教育與學權
二十一世紀的今日,明明網路發達、教育革新,然而學生所背負的壓力卻未被減輕多少,反倒還日漸增多!而升學主義與軍事化教育的鐵釘也仍深深…
不要再有下一個豫章書院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團中央國際聯絡部曾發布的《中國青年發展報告》顯示,中國17歲以下的兒童青少年中,約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困擾。中學在讀學生7.7%存在高抑郁風險,高等教育在讀學生則是6.6%,中學生以及高等教育學生的壓力來源最大宗皆是學業壓力,各佔了8成、7成的壓力來源比例,其他的壓力來源包括人際關係、知識危機、經濟壓力以及對未來職業的迷茫等。在中國如此高度競爭的教育環境下,患有情緒障礙的青少年年齡層不斷下降,近日四川也傳出有小學生留下“活著太累了”的遺書,隨後跳樓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