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賴清德政府的人事內閣已出爐,其中與勞工權益最相關的勞動部長人選,確定由曾經在賴清德擔任行政院長期間,協助賴清德推動《勞基法》修惡的何佩珊出任。此一訊號被視為是嚴重的警訊,未來三修《勞基法》、對勞權的打壓可能進一步加劇。

與此同時,隨著勞動節將至,工運團體也提出「連續執政無蜜月,國會修法挺勞權」的口號,以「薪資提升要落實」、「工作權利要保障」、「集勞關係要升級」、「退休權益要安心」、「醫護血汗要解決」等五個面向為主要修法訴求

面對新任民進黨政府的內閣佈局,以及勞團提出的勞權訴求,未來台灣的勞資衝突勢必會更緊張、更具對抗性。因此,本文將從以上兩個方向出發,探討工運該如何應戰。

 

不容樂觀的民進黨新內閣

儘管新任勞動部長何佩珊過去曾參與過勞工運動,但在其後,當2016年民進黨推動一系列《勞基法》修惡時,何佩珊都是站在資方的角度打壓勞工權利,是當時賴清德擔任行政院長的親資打手。

賴清德自己本人也在選前承諾多次,表示在疫情與科技的影響下,未來將持續推動《勞基法》修法,讓《勞基法》更彈性、更符合社會的勞動型態。儘管賴清德表示反對非典型勞動的「假承攬、真僱傭」,但是,若持續推動《勞基法》修法,使之更「彈性」,實際上就是在勞資實力不對等的前提下為資方開後門、增加資方操弄《勞基法》和傷害勞工權益的空間!加上賴清德過往推動《勞基法》修惡的惡跡仍歷歷在目,我們不難想像,未來《勞基法》的修法恐怕將進一步打壓勞工權利。

不只是新任勞動部長的人選可能衝擊到勞工權益,就連新任國發會主委、經濟部部長,都是大資本家出身。新任國發會主委劉鏡清曾在資誠企業內擔任董事長與副董事長;新任經濟部部長郭智輝也在崇越集團擔任過董事長。整個新政府的內閣名單中,瀰漫著資本權貴的腐臭味,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很難想像新一屆的民進黨政府可以承擔起保障勞工權益的選前承諾。

以上足以說明,新任民進黨政府將繼續維持親資的立場,更可能推動一系列惡化勞動環境的政策。

賴清德:推動五大信賴產業打造台灣成經濟日不落國賴清德新政府極有可能再次對勞工權益展開攻擊(圖:賴清德臉書)

 

2024勞動節遊行訴求概況

今年為勞動基準法公布實施後的40周年,加上藍綠白三黨在新一屆國會皆不過半,本次勞動節的訴求也就因此而聚焦在國會對勞工權利的保障之上。以下,我們將針對本次遊行所提出的五大訴求進行分析與探討。

一、「薪資提升要落實」

(一)公教人員薪資調薪法制化,審議基層要參與

行政院宣布今年軍公教將加薪4%,並將每年支出約110億元(64.72億元與退撫基金支出45.27億元),然而全教總(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卻指出,公務人員的專業加給調薪幅度卻存在6.25%12.79%的落差,顯示有「調薪黑箱」的問題存在。

根據這點,不少立委紛紛指出,軍公教的待遇調整應予以法制化,並納入基層代表。然而,儘管上述訴求實現,卻不代表一般企業也會跟進薪資調漲。在此之前,軍公教分別在20183%20224%調漲薪資,但一般企業的調薪幅度為4.09%3.1%評論指出,前兩次的調薪力道已開始放緩,因此今年一般企業有更大的可能性不會跟進軍公教的4%調薪。

我們認為,軍公教的調薪不應是特例,而是所有的基層工作者都應有調整薪資的空間,這也就牽涉到需要打造勞工的集體談判權、透過全國性的勞工組織來提升共同的勞動待遇之改善。換言之,集體談判權也是將各個產業勞工團結起來、打造強大勞工運動的重要基礎。

(二)性別薪資透明化

今年的「同酬日」223日,依照2023年薪資調查的結果,女性需要比男性多工作54天才能達到與男性相同的薪資。換句話說,從202311日起到今年223日(419天),女性才能領到與男性工作一整年一樣的薪資。

婦女新知指出,台灣的性別薪資差距不僅在近10年的同酬日看不出進展,還存在退步的可能性,因此,推動性別薪資透明化就格外重要。此舉不僅有利於拉近性別的薪資差距,更能讓勞工得以因為薪資的差別對待而獲得補償。

如同我們在今年婦女節所做出的理論分析,國際社會主義前進支持能減緩性別薪資差距的改良政策,我們也需要將此訴求結合至家務公共化、反對性別歧視的鬥爭,讓女性得以在經濟、文化上享有和男性相同的勞動果實

(三)產業民主,設勞工董事

自從2019年長榮空服員罷工後,台灣社會對於是否應增設勞工董事就存在不少辯論。不少資方的辯護士認為,增設勞工董事將會讓勞工過度干涉公司運作,造成企業競爭力降低、失業上升、收入減少等負面影響。但德國的經驗說明,這些悲觀的預測沒有一個成真,增設勞工董事有利於提升勞工職安、提升生產力。

從資本主義的邏輯來看,反對增設勞工董事的原因是資本權貴不願意讓勞工參與決策、封殺勞工的談判能力與話語權。在台灣缺乏強大左翼與工運傳統的前提上,勞工一直缺乏與資方「議價」的能力,倘若增設勞工董事得到通過,將會削弱資方的權威,這無疑是資方試圖避免的。

我們認為,增設勞工董事不僅是必要的,更能帶動勞工的待遇、職安、勞動環境之優化與提升。最重要的是,勞工董事將提升勞工的談判實力,改善過去長期被資方壓制的情況。

 (四)加班費率要提高。

在去年勞動節的分析中,我們就已提到台灣勞工過勞與高工時的困境。2023年,台灣勞工的每月總工時平均為168.4小時,較去年增加1.1小時;每月平均加班工時為8.2小時。

另一方面,儘管《最低工資法》三讀通過,但就像我們過去指出的,《最低工資法》僅是提高了《基本工資審議辦法》的法律位階,且即使每月薪資調漲為28,000元,也不及OECD薪資水準指標中的低薪標準。

結合到前述的高工時問題,我們就不難明白,在經常性薪資不足的前提之上,許多勞工被迫得透過加班的方式,換取更多非經常性薪資以補貼生活上的需要。我們認為,加班費率提高確實有助於讓勞工能透過加班換取更多收入,但關鍵仍是應該提高基本薪資與經常性薪資的漲幅,只有這樣,才能讓勞工擺脫血汗過勞的處境。

 二、「工作權利要保障」

 (一)企業併購勞工要留用

現行《勞基法》規定:「事業單位改組或轉讓時,除新舊雇主商定留用之勞工外,其餘勞工應依第十六條規定期間預告終止契約,並應依第十七條規定發給勞工資遣費。其留用勞工之工作年資,應由新雇主繼續予以承認。」同時,《企業併購法》第17條第1項的規範為:「公司進行併購,未經留用或不同意留用之勞工,應由併購前之雇主終止勞動契約,並依勞動基準法第十六條規定期間預告終止或支付預告期間工資,並依法發給勞工退休金或資遣費。」

2022年台灣大哥大與台灣之星的併購案中,台灣之星的勞方代表就曾表示,有超過500位員工擔心失業而自主離職,另外亦有1,900位留任員工可能承擔更多工作之外,還未被承諾原職原薪留用。儘管後續報導指出,台灣大哥大將台灣之星經理級以下的員工全數留用,並依照員工的意願進行工作媒合,但企業併購確實會造成勞工權益的損失。

 (二)公正轉型勞權要優先

根據國發會對公正轉型的定義:「……為確保淨零排放目標的達成,就必須做到『公正轉型』(Just Transition),即以『盡力不遺落任何人』為目標,打造具公正性與包容性的轉型機制……

結合國發會於20234月提出的臺灣 2050 淨零轉型「公正轉型」關鍵戰略行動計畫,許多從事高碳排或高耗能產業之勞工的就業情況就可能受到影響。我們同樣認為公正轉型須優先保障勞工權益,然而正如前述,在新一任民進黨政府可能三修《勞基法》——且包含國發會、經濟部、勞動部長皆為資方代言人的情況之下——公正轉型極有可能成為資方任意資遣員工、轉嫁成本的藉口

(三)廢除家務移工個別聘僱

TIWA台灣國際勞工協會指出,十多年來的長照政策始終是以長照服務與「家庭個別聘僱」來運作,然而,這樣的政策不僅無法提供足夠之服務,更是將照顧責任丟給移工來承擔。不少移工因此在保障不足的前提之下,遭到雇主積欠薪資、虐待與騷擾。根據統計2007年至2022年就有超過1,300位外籍移工通報性侵害,其中超過70%是家務移工。

因此,我們不僅要廢除家庭個別聘僱移工的制度,並以政府聘僱、基層人民參與其中的制度取而代之,還需要結合到家務公共化、對社福資源(含長照)的大量投資等願景。在實現以上訴求之前,則要打造不分本勞外勞的抗爭運動,讓外籍移工也能享有本地勞工的權益與保障。

三、「集勞關係要升級」

 (一)降低成立工會門檻

正如我們以前所指出的:

「去年(2022年)11月15日,立法院三讀通過了修正工會法部分條文,指出雇主不得打壓勞工參與工會,並將違反規定者處以10萬以上至50萬以下之罰鍰。然而,這項看似「進步」的政策,卻存在著諸多不足與限制。現行工會法規定,須至少30名勞工才能組織工會;但工鬥指出,台灣共有98%的企業雇傭員工數不滿30人,而這些中小企業卻雇用了42.7%的勞工,說明有超過40%的勞工本質上就無法透過工會保障自身權益。」

然而在去年10月,勞動部長許銘春就已表示,若降低工會組織門檻,將會造成會務假、工會同意權的問題,並衍生出影響雇主營運、少數人決定多數人權益的問題。這再次顯示民進黨政府對於工會門檻調降的猶豫不決與軟弱。

 (二)公務人員組工會

去年因為明揚國際廠房大火而造成數位消防員死亡的事件,引發了消防員的抗爭。進一步來說,消防員(以至於其他公務員)組建工會的權利也成為討論的焦點之一。

國際社會主義前進支持公務員有組建工會的權利,這不僅是台灣勞工的歷史任務,也是推動勞工權利最重要的一環。

(三)產職業工會團體協約協商門檻調降

目前《團體協約法》規定,只有企業工會,以及會員受僱於協商他方之人數,逾其所僱用勞工人數二分之一之產/職業工會,才具有協商資格。這表示,企業工會只要達到30人的成立門檻,就具有團體協商的資格,而產/職業工會卻需要過半的門檻才具備協商的權利。

我們認為,產/職業工會協商門檻的目的在於限制勞工談判能力,同時也是削弱工會力量的惡法!國際社會主義前進支持廢除產/職業工會協商門檻,以此建立屬於真正具協商能力與戰鬥力的工會系統。

(四)增加國定假日,軍公教一體適用

自從民進黨政府砍除七天國定假日後,台灣一般企業的勞工僅剩下12天國定假日,不僅低於日本、南韓,也較諸多歐洲國家更少。另外,過去調查亦發現,多數勞工用不完特休假,顯示勞工真正需要的並不是特休,而是穩定的國定假日。

我們支持工運團體爭取國定假日的訴求,也認為增加國定假日不應依軍公教與一般企業之勞工有差異。

民報Taiwan People News | 不想當慣老闆籌組工會撇步看過來爭取勞工集體談判權,一直是台灣勞工運動的重要訴求(圖:陳賜哿)

四、「退休權益要安心」

 (一)勞保年金要保障,基礎年金保退休

截至2023年,勞保精算的負債已突破13兆元,平均每人為勞保負債56萬元!報導指出,勞保基金預計將在2028年破產。這說明了當前勞保問題的嚴重性與迫切性,也說明民進黨政府執政下無力解決勞保破產的困境。

正如賴清德在選前針對勞保所承諾的,將透過「撥補、溝通」來解決勞保困境,但另一篇報導也表明,蔡政府執政8年只靠撥補,實際上已錯失改革的機會,不僅解決不了問題,更可能排擠到其他預算的空間。

正如選前我們所強調的,我們同樣認為建設基礎年金是保障勞工退休最重要的解方,可惜的是,賴清德不僅沒有具體的基礎年金建設方案,更是選擇避重就輕。這也就代表,建設基礎年金的任務不能依靠財團與政黨,而是需要建立強大的工人運動,並以富人稅、財團稅,擴大對年金制度的投資,才有可能解決這一困境。

(二)勞退新制雇主提繳費率提高

在勞退新制下,除資方須按月替員工提撥至少6%薪資之外,勞工也可自行提撥1%6%薪資,在勞保年金瀕臨破產的情況下,勞退制度成為了勞工退休金最重要的保障。但是,對於符合資格的勞工而言,自願提繳的比率也僅14%

這個情況延續了去年我們在勞動節所做出的分析80%的勞工沒有能力提繳6%以上的勞退金;在薪資低迷的前提下,勞退自提也僅適用於高薪的勞工族群。

我們認為,在台灣勞資實力不對等的前提上,資方的提繳費率應進一步增加至12%,而這與基本薪資的提升必須同步運行。當然,親資的民進黨政府會想方設法迴避對此的討論,這再次說明了建立戰鬥性工人運動與左翼政黨的必要性。

(三)勞退舊制提高至50個基數

按照勞動部對勞退舊制的規範,退休金給付的標準為:「按照勞工之工作年資,工作每滿1年給與2個基數,但超過15年之工作年資部分,每滿1年給與1個基數,最高總數以45個基數為限。」

換句話說,若提高至50個基數,則有利於增加勞工退休金的上限,讓退休勞工有更好的經濟能力與待遇。

五、「醫護血汗要解決」

 (一)三班護病比入法、明訂罰則、落實監督

由於80%以上的醫護人員需輪值三班(白天班、小夜班、大夜班),這也構成諸多醫護人員不堪重負、選擇離職的原因。因此,衛福部於今年1月公告,將調整三班護病比的標準,護病比的標準依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而有所不同。

然而,台灣醫療工會聯合會卻揭露,多數醫院並沒有遵從新制標準,原因在於衛福部是透過獎勵機制鼓勵醫院實施新制,但對於不遵守的醫院卻也沒有任何罰則。工會也曾多次要求,三班護病比應有明確的法律規範、罰則和監督機制,而非空口承諾情況會「慢慢變好」。

國際社會主義前進支持醫護工會的訴求,認為除了三班護病比需有對醫院方明確的要求之外,更需要增加醫護人員之薪資與福利、進一步打造民主公共的醫護系統,讓醫療成為真正的公共服務,而非財團賺錢的金庫。

(二)醫療法增訂醫師勞動專章(契約、休假、退休、職災等)

早在2019年,衛福部就已表明要推動醫療法之修法,推動受僱醫師勞動權益保障,但醫師工會卻表示,並不是所有的醫師都能享有《勞基法》保障。現行的醫師結構有90%的主治醫師,但主治醫師卻沒有被納入《勞基法》中,因此像是醫院資方無故解聘主治醫師的案例也是屢見不鮮。

針對這種問題,衛福部僅表示會在今年於《醫療法》訂定專章,但對於具體的勞動待遇與工作條件卻仍沒有定案。

國際社會主義前進認為主治醫師作為勞動者,同樣需要有明確的勞動規範和保障,而不是在缺乏法規的前提上,成為醫院資方任意呼之即至、揮之即去的賺錢工具。

小結

從以上可以看到,本次工運團體在勞動節的訴求是相對全面的,其不僅涵蓋了多項勞動法權的修法進程,也涉及了不同職種的產業工人之勞動條件改善。客觀來說,部分勞動權益之改良是有可能在三黨相互權衡的情況下被實現的;但我們要強調,在藍綠白三黨都作為資產階級代言人的前提上,諸如工會組織門檻調降、增設勞工董事等觸及根本階級對立等問題,我們則無法寄望於由國會來實現。

我們可以推測出以下情景,當上述不同層級的議案出現在國會時,層級較低的勞權改良確實有更大的實現可能性;但涉及層級較高的勞權議案時,三黨互相推卸責任、踢皮球的情形也是大有可能。

因此,建立戰鬥性的工人運動和群眾性政黨仍然是台灣左翼不變的使命,在這使命的基礎上,是不分性別、國族、產業的勞工之共同的願景,也就是勞動環境的改造和提升。需要強調,這與上述的各訴求改良並不矛盾,且可以同步進行,工運團體與左翼也需要應對不同情況,有更加彈性的戰鬥計畫。

勞團五一上街挺勞工(2) 五一行動聯盟「連續執政無蜜月,國會修法挺勞權」 記者會22日上午在凱達格蘭大道舉行,公布五一大遊 行的路線及訴求。 中央社記者吳家昇攝 113年4月22日 全體勞工部芬國族、性別與產業,應共同打造戰鬥性的ˋ工人運動(圖:中央社)

 

準備戰鬥

我們可以看到,民進黨新內閣非但遍佈著資產階級階級的代言人,諸如何佩珊擔任勞動部長、賴清德主張《勞基法》修法的爭議,皆有可能在未來進一步打壓勞權。與之相呼應的,是工運團體在新屆國會所提出的種種改良訴求,反映了工運界對勞權改善的期望。

我們認為,這種矛盾極有可能會在未來進一步升級,引爆更多的階級衝突,因此,勞工、工運團體和左翼需要做好準備,迎接這場重要的聖戰。

總結本次勞動節與新一屆內閣兩個議題,我們提出以下口號:

1. 準備抵抗賴清德親資政策

2. 全體勞工要團結迎戰

3. 爭取全面勞權改良修法

4. 要建立戰鬥性工人運動